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东兰若遇静公夜归》
《山东兰若遇静公夜归》全文
唐 / 唐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松门一径微,苔滑往来稀。

半夜闻钟后,浑身带雪归。

问寒僧接杖,辨语犬衔衣。

又是安禅去,呼童闭竹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dōnglánruòjìnggōngguī
táng / tángqiú

sōngménjìngwēitáihuáwǎnglái

bànwénzhōnghòuhúnshēndàixuěguī

wènhánsēngjiēzhàngbiànquǎnxián

yòushìānchántóngzhúfēi

翻译
松木小路幽深,青苔湿滑行人稀少。
半夜听到钟声后,全身覆盖着雪花归来。
询问寒冷的僧人接过手杖,辨别狗儿口中叼着的是衣物。
又一次进入静修,呼唤童子关闭竹制的门扉。
注释
松门:松木的小门。
微:幽深。
苔滑:青苔湿滑。
往来稀:行人稀少。
半夜:深夜。
闻钟:听到钟声。
浑身带雪:全身覆盖着雪花。
问寒僧:询问寒冷的僧人。
接杖:接过手杖。
辨语:辨别语言。
衔衣:口中叼着衣物。
安禅:静修。
呼童:呼唤童子。
闭竹扉:关闭竹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雪夜归寺的场景。"松门一径微,苔滑往来稀"表达了山路崎岖且湿滑不易行走,只有少数僧人偶尔经过。"半夜闻钟后,浑身带雪归"则写出了僧人在深夜听闻寺庙的钟声后,全身沾满雪花回寺的情景,显示出他对修行生活的坚持和不畏艰难。

"问寒僧接杖,辨语犬衔衣"这两句则展现了僧人与看门僧人的交谈,以及狗子衔着僧人的衣物的情况,这些细节增添了一份 寒冷而又温暖的人文关怀。

最后"又是安禅去,呼童闭竹扉"表达了僧人继续前行,准备进入禅房之时,呼唤小童关闭竹制的门扉,营造出一片静谧与孤寂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雪夜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坚守修行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清贫而自在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唐求

唐求
朝代:唐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猜你喜欢

张宪副山水障子

山高出云在平地,千村万落连春水。

乾坤氤氲元气湿,江湖满地流瀰瀰。

模糊杂树绿满眼,毫末閒花红半垒。

忽见芳洲草泺间,微露楼台烟雨里。

山家茅屋昼不关,背暄高阁深厓间。

山人对奕长不语,客载小舟何时还。

斜桥引出瀼西路,欹岸直抵泾南渡。

开图恍入洞庭游,又似天台灵隐去。

耳边汨汨闻溪声,堂上真疑结岚雾。

蓬莱阆苑想在此,青鞋布袜宜相顾。

试问神仙结游伴,却我冠裳尘土满。

几时置我图画中,还似神仙更萧散。

(0)

村墅杂咏·其三

杨柳津亭北,幽轩瞰碧波。

绿铺云叶足,红落雨花多。

载鹤湖中放,看猿涧底过。

有时携短策,松下听山歌。

(0)

对菊

蓐收肃霜威,草木咸凋瘁。

眷兹东篱丛,孤芳可人意。

迎风散奇芬,浥露含幽思。

吾生抱孤僻,兹焉独云契。

醉诵离骚经,閒咏柴桑句。

外慕苟不羁,萧然有真味。

(0)

送邹尚宾作宰于饶平

濂江江上早潮平,载酒题诗送远行。

梓里曾推邹邴志,花封莫让鲁恭名。

日斜岐路蝉琴咽,云净秋风雁字横。

为语黄堂游子道,好将清白绍家声。

(0)

观斗雀

绿槐庭院日初晓,群雀啾啾斗林杪。

奋身不入鸿鹄群,争飞聚噪心何小。

巢林聊用一枝安,阶除粒食充朝餐。

尔形甚?欲易盈,群居何事兴争端。

世人有欲恒不足,争名夺利相追逐。

吁嗟微物何足论,可怜无角能穿屋。

(0)

题李梅庵太守园亭

归来林下自仙流,结构茅亭事事幽。

二顷稻田春遍种,一区蔬圃熟堪收。

瓮头酒美临池酌,花下诗成与客酬。

此外红尘都不到,何妨山水恣夷犹。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