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舒上人山居即事》
《和舒上人山居即事》全文
唐 / 唐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败叶填溪路,残阳过野亭。

仍弹一滴水,更读两张经。

暝鸟烟中见,寒钟竹里听。

不多山下去,人世尽膻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shàngrénshānshì
táng / tángqiú

bàitiáncányángguòtíng

réngtánshuǐgèngliǎngzhāngjīng

míngniǎoyānzhōngjiànhánzhōngzhútīng

duōshānxiàrénshìjìnshānxīng

注释
败叶:枯黄的落叶。
溪路:小溪边的道路。
残阳:落日余晖。
野亭:野外的小亭子。
仍:继续。
弹:弹奏。
一滴水:象征着清静或生活的点滴。
两张经:两卷经书,可能指修行或阅读。
暝鸟:傍晚的鸟儿。
烟中见:在烟雾中隐约可见。
寒钟:寒冷的钟声。
竹里听:在竹林中听到。
不多山下:不久后下山。
人世:人间。
尽膻腥:充满世俗的污浊气息。
翻译
枯败的树叶堆积在小溪边的路上,落日余晖洒过荒野中的亭子。
继续弹奏一滴水的声音,又翻开了两卷经书来诵读。
暮色中,鸟儿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寒冷的钟声在竹林深处回荡。
不多时就要下山去,世间纷扰,满是尘俗之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静谧与超脱世俗的意境。

"败叶填溪路,残阳过野亭。" 开篇两句,以衰败的落叶填塞小溪之路和夕阳余晖照耀田野的亭子,描绘出一个深秋时节的山中景象,同时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

"仍弹一滴水,更读两张经。" 隐士在这静谧的环境中,以水声为伴,弹奏着琴瑟,或许是在默念或诵读佛经,这些行为表达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内心的平和。

"暝鸟烟中见,寒钟竹里听。" 暮色中的飞鸟在烟雾中隐现,而远处传来的寺庙钟声,在寒冷的竹林中回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不多山下去,人世尽膻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看破和超脱,隐士选择留在山中,不愿再返回充满纷争与污浊的人间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种逃离红尘、追求心灵净化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唐求

唐求
朝代:唐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猜你喜欢

宫词百首·其六

圣主临轩待晓时,穿花宫漏正迟迟。

鸡人一唱乾坤晓,百辟分班俨羽仪。

(0)

秦门.再吟

盗贼纵横主恶闻,遂为流矢犯君轩。

怪言何不早言者,若使早言还不存。

(0)

春秋战国门.祭足

吴鲁燕韩岂别宗,曾无外禦但相攻。

当时周郑谁为相,交质将何服远戎。

(0)

后汉门.马后

粗衣闲寂阅群书,荐达嫔妃广帝居。

再实伤根嫌贵宠,惠慈劳悴育皇储。

(0)

番禺道中作

博罗程远近,海塞愁先入。

瘴雨出虹蝀,蛮江渡山急。

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

雁至草犹春,潮回樯半湿。

丹丘凤皇隐,水庙蛟龙集。

何处树能言,几乡珠是泣。

千年赵佗国,霸气委原隰。

龌龊笑终军,长缨祸先及。

(0)

续古二十九首·其二十五

学古三十载,犹依白云居。

每览班超传,令人慵读书。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