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全文
唐 / 李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初日承归旨,秋风起赠言。

汉珠留道味,江璧返真源。

地出南关远,天回北斗尊。

宁知一柱观,却启四禅门。

(0)
翻译
朝阳回应着回归的使命,秋风中带来了赠予的话语。
汉珠蕴含着深远的智慧,江中的璧玉回归了最初的本源。
大地延伸到遥远的南方关隘,天空中北斗星显得更加尊贵。
谁能料想,在这孤独的柱观中,却开启了四大禅门的修行之门。
注释
初日:朝阳。
承:回应。
归旨:回归的使命。
秋风:秋风。
起赠言:带来话语。
汉珠:象征智慧的珠子。
留:蕴含。
道味:深远智慧。
江璧:江中的璧玉。
返真源:回归本源。
地出:大地延伸。
南关远:遥远的南方关隘。
天回:天空回转。
北斗尊:北斗星尊贵。
宁知:谁能料想。
一柱观:孤独的柱观。
却启:却开启。
四禅门:四大禅门。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乂所作,名为《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是在送别一位僧侣返回其主寺之地,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佛法修行的赞美。

"初日承归旨,秋风起赠言。" 这两句描绘出朋友在分别之际,接受了某种指示或祝福,而秋风中的话语则充满了别情和期许。

"汉珠留道味,江璧返真源。" 这两句中,“汉珠”比喻珍贵的佛法,“江璧”象征清净的心灵。整体意思是表达对佛法的珍视以及心灵回归到最纯粹、真实的状态。

"地出南关远,天回北斗尊。"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到心灵之所或精神寄托的地方。南关和北斗象征着方向和引导,表达了对内在信仰的向往。

"宁知一柱观,却启四禅门。" 最后两句,通过“一柱观”隐喻专注的心态,“四禅门”则是佛教中修行的高级阶段。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修为深入禅定境界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融合了送别之情与佛法修持之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乂
朝代:唐

(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今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官至清源尉,早卒)尚贞(官至博州刺史)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累调万年尉。长安三年,(公元七o三年)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公元七o七年)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乂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又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陈丞以南安寨上所得二诗及到龙泉闻余戍地最远见怀二首为寄次韵·其一

郴州何许是,山远水仍多。

江徼重重栅,田夫户户戈。

雷同嗟不早,叹我亦奔波。

未必甘如此,而今敢谓何。

(0)

迟晓微雨已而复止

晓雨初传听,晨窗已断闻。

日行将杲杲,云起更纷纷。

不似岁且尽,直疑春向分。

南方故谙此,北叟漫惊云。

(0)

呈林子方运使四首·其四

白发丝难理,青衫叶半枯。

自怜谋斗食,敢作恸穷途。

试问遥书札,何如迩坐隅。

合江趋浩渺,分水忘崎岖。

(0)

过吴江访尉曹李仲纯不值代简寄之

晓寻仙尉向吴江,闻道乘舟警吠厖。

渔具画图赊面觌,松陵酬倡阻心降。

因人尚拟它时寄,共看无因绝境双。

二季一翁新作别,望君须遣候船窗。

(0)

次韵斯远见寄

近市嫌纷扰,山居取静深。

俗尘虽远隔,住处阙同临。

孰愈思君瘦,频来可老吟。

便应如对面,何止伴孤斟。

(0)

成父弟书来报朱先生过玉山留南山一日且有题名余不及从杖履为恨辄成鄙句寄斯远彦章且示成父

闻道朱夫子,南山尽日留。

经行还阻见,会合信难谋。

湛辈我无与,颜徒君好修。

题名凡几字,好为刻岩幽。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