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竹萧森,竹里人家一径深。
只欠东风小篱落,梅花疏淡月笼阴。
小桥流水竹萧森,竹里人家一径深。
只欠东风小篱落,梅花疏淡月笼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乡村景象。首句“小桥流水竹萧森”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小桥横跨于潺潺流水之上,四周竹林茂密,生机勃勃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接着,“竹里人家一径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暗示着在这片竹林深处隐藏着一户人家,一条蜿蜒的小径通向其中,增添了神秘与探索的趣味。
“只欠东风小篱落,梅花疏淡月笼阴”则将画面推向高潮。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东风”、“篱落”、“梅花”和“月笼阴”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东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还通过“篱落”(篱笆)和“梅花”(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的细节,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同时,“疏淡月笼阴”则通过月光的柔和与朦胧,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郁与诗意,使得画面更加丰富而有层次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自然美又富含人文情感的乡村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江头烟柳拂稍低,无数新莺相唤啼。
缭绕穿花清旭外,间关刷羽绿阴西。
莺声柳色自年华,却在宽閒野水涯。
空将律吕随飘絮,枉对红芳惜落霞。
几群争得上林春,绣翮黄冠碧玉翎。
瑶台似奏调鸾韵,锦树如悬杂佩馨。
秦女停筝摹别调,燕姬罢吹按歌屏。
太液池,宜春苑,凤辇乘春行近远。
总多百鸟寂无声,唤取三春惊欲晚。
胡为清影在江乡,巧啭微吟断客肠。
凄凉不受黄金弹,摇荡羞羁玳瑁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