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天作雨,县官府官齐出城。
白头父老花间迎,亦有牧儿先马行。
牛亦不避马不惊,馌者自馌耕者耕。
东村西村鼓笛声,愿得守令枉柴荆。
田家年来解留客,新妇炊粳姑磨麦。
二月二日天作雨,县官府官齐出城。
白头父老花间迎,亦有牧儿先马行。
牛亦不避马不惊,馌者自馌耕者耕。
东村西村鼓笛声,愿得守令枉柴荆。
田家年来解留客,新妇炊粳姑磨麦。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二月二日春雨时节,县官府官一同出城巡视农事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农事的重视。
首句“二月二日天作雨”,点明了时间与天气,春雨润物,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接着“县官府官齐出城”,展现了官员们关心农事的态度,他们与民同乐,共同关注春耕的进展。
“白头父老花间迎”描绘了乡间的热烈欢迎场景,体现了农民对官员的尊敬与期待。“亦有牧儿先马行”则以牧童的活泼形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牧童走在马前,既表现了儿童的天真无邪,也暗示了农事的繁忙与重要。
“牛亦不避马不惊”一句,通过动物的反应,侧面表现了农事活动的和谐与秩序。“馌者自馌耕者耕”描述了农夫们各自忙碌于田间,一边喂养牲畜,一边进行耕作,展现了农事的有序进行。
“东村西村鼓笛声”描绘了乡村的热闹景象,鼓笛之声此起彼伏,预示着农事的兴盛与欢庆。“愿得守令枉柴荆”表达了农民对官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田家年来解留客,新妇炊粳姑磨麦”描绘了农忙季节,田家热情招待客人,新妇忙着做饭,姑姑则在磨麦,展现了农家生活的温馨与忙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朝时期农村生活的风貌,以及农民对农事的重视和对官员的期待,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慧海深澄,德山高耸,主人不凡。
况剉锐解纷,黜聪屏智,掀翻物我,不露机缄。
立志虚无,潜心混沌,帝象之先密意参。
玄玄处,老先生元性,一贯乎三。曾和至士玄玄。
故默默昏昏契老聃。
矧灵地虚间,禅天湛寂,忘知忘识,无北无南。
收拾身心,圆融造化,覆载中间总作丹。
炉中就,看圆陀陀地,照耀松关。
脱巾挂壁,向雀罗门外,几回迎客。
纵有一樽陶写后,不遇当年仪狄。
未著祖鞭,先投班笔,老恨无才力。
天涯地角,断蓬流落踪迹。
归去作个闲人,锦囊诗句,都向闲中得。
谩说他乡光景好,多少世情风色。
损友违三,益朋近五,易卦占山泽。
人閒星聚,不知天上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