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得骊龙颔下珠,几年参请遍江湖。
只今同味仍同病,惟有亲朋李简夫。
觅得骊龙颔下珠,几年参请遍江湖。
只今同味仍同病,惟有亲朋李简夫。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属于其《寄李简夫宫使五首》中的第三首。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以及对共同经历的回忆。
“觅得骊龙颔下珠”,这里的“骊龙颔下珠”是比喻那些难寻且宝贵的事物,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同时,“觅得”二字也透露出一种探索和寻找的过程,不仅是外在世界的发现,也可能是内心世界的体悟。
“几年参请遍江湖”,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多年的游历和求学之旅,表达了一种不断追求和不懈努力的精神状态。这里的“江湖”既可以指物理意义上的自然景观,也暗示着广阔的人文世界和复杂的社会关系网。
“只今同味仍同病”,这句话则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惜。在这个快节奏、不断变化的世界里,能够与之共鸣的人是如此稀少。诗人通过“同味”和“同病”强调了与李简夫之间的情谊和相互理解。
最后,“惟有亲朋李简夫”,这句话直接点出了诗人心中的那份孤独和对李简夫的依赖。在一个充满变数的人生旅途中,能够保持纯粹友情的人变得弥足珍贵。这里的“亲朋”一词,不仅强调了李简夫在诗人心目中的位置,也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纷争的深厚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去共同经历的回忆和对现实困境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渴望。诗人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既充满挑战又不失温馨的人生画卷。
闽岭先春,琅函联璧,帝所分落人间。
绮窗纤手,一缕破双团。
云里游龙舞凤,香雾起、飞月轮边。
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门阑。
车马动,扶黄籍白,小袖高鬟。
渐胸里轮囷,肺腑生寒。
唤起谪仙醉倒,翻湖海、倾泻涛澜。
笙歌散,风帘月幕,禅榻鬓丝斑。
仰高当日诵成规,想见风流盛一时。
鲁国故知臧有后,孔庭早见鲤能诗。
侵寻末路同倾盖,邂逅清谈为解颐。
愿借湖山容膝地,为令松菊寄吾衰。
欲作归田计,无如二顷何。
折腰方赖禄,拭面未伤和。
日下乌声乐,尘生鸟迹多。
渡头留小楫,乘兴得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