罨画楼前雨歇时。千丝万缕绿垂垂。
无端却被风吹起,撩乱春心不自持。
罨画楼前雨歇时。千丝万缕绿垂垂。
无端却被风吹起,撩乱春心不自持。
这首明代胡俨的《杨柳枝词(其一)》描绘了一幅雨后楼前景色。"罨画楼前雨歇时",画面生动,宛如一幅水墨画卷,雨后的罨画楼前,清新宁静,雨水洗去了尘埃,显得楼台更加雅致。"千丝万缕绿垂垂",运用了比喻和叠词,形象地写出杨柳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翠绿的柳丝如丝如缕,垂挂低垂,充满生机。
然而,"无端却被风吹起",转折点来,原本静态的画面因风而动,柳丝被吹得纷飞,"撩乱春心不自持",这里的"春心"既可指春天的情感,也可暗喻观者的心情。诗人借柳丝被风吹乱,表达了内心情感的波动,仿佛连人心也被这春景撩拨得难以自持,流露出淡淡的感伤或期待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色,通过柳树这一意象,传递出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与内心的微妙情感。
洪水未必能流山,别岛安得居人间。
扶桑夜半光吐焰,铜龙白昼飞尘寰。
初闻其事惊且异,传言岂或流千蛮。
试将图牒为考订,山中记载皆班班。
扶藜喜作山中行,胜处不复愁天悭。
楼台自是人隔绝,峰岫直与天回环。
凭虚搜冥一眺望,日观朱明两山向。
乃知云浮山更浮,二山总在三山上。
从来凡眼不见识,怪怪奇奇千万状。
我疑灵窦皆国宝,不待山人留心匠。
丹崖佛迹直末耳,天巩名山世基仗。
干戈昔为闻马嵬,有坛百尺那能开。
坐中一笑失道士,国势随灭如烟埃。
清庙祀典岁岁举,庆基福地源源来。
愿将此山比南山,歌诗直纪山之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