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五,石人相耳语。
梅开寒谷春,雪滴晴檐雨。
太分明,何所睹,南泉不打盐官鼓。
十二月十五,石人相耳语。
梅开寒谷春,雪滴晴檐雨。
太分明,何所睹,南泉不打盐官鼓。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大观的作品,名为《偈颂五十一首》中的第六首。它以十二月十五日的自然景象为引子,通过石人耳语和梅雪交融的意象,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象的独特感悟。
"石人相耳语"描绘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暗示着深沉的哲思在悄然进行。"梅开寒谷春"则象征着即使在严冬中,生命的力量也能绽放,春天的到来并非不可能。"雪滴晴檐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以雪滴如雨的视觉效果,形象地展示了寒冬中仍有生机的动态画面。
"太分明,何所睹"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感知的洞察力,暗示诗人已经看透了事物的本质,不再被表面现象迷惑。最后一句"南泉不打盐官鼓"引用禅宗典故,南泉普愿和尚不敲盐官寺的鼓,寓意他已无需外在形式的仪式,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寓言禅理,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直指人心的修行理念。
兹岁忽云暮,驾言出城闉。
杨林翳白日,冈岑蔽玄云。
荒原离兽驰,寒鸟鸣索群。
上有百尺台,下有千古坟。
登高一骋望,思我平生亲。
延伫久不至,俛仰怀酸辛。
万物靡不化,千载犹兹辰。
驱马复来旋,咏歌聊饮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