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
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
院静鬼神去,身与草木同。
因知护王国,满钵盛毒龙。
抖擞尘埃衣,谒师见真宗。
何必千万劫,瞬息去樊笼。
盛夏火为日,一堂十月风。
不得为弟子,名姓挂儒宫。
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
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
院静鬼神去,身与草木同。
因知护王国,满钵盛毒龙。
抖擞尘埃衣,谒师见真宗。
何必千万劫,瞬息去樊笼。
盛夏火为日,一堂十月风。
不得为弟子,名姓挂儒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夏日谒智远禅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禅师智慧和修行境界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对于佛法真理的追求。
"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 这两句表明诗人将自己的老师比作古代的大德高僧,认为他的教诲如同云中之龙,深不可测,无所不包。
"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 这里写出了禅师的修为超然物外,他的心境已经超越了世间的一切烦恼和束缚,达到一种宁静平和的状态,宛如坐在天地之间。
"院静鬼神去,身与草木同。" 禅师所居之处,环境清净,不受任何邪灵干扰,而禅师本人则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草木无异,表现出一种高层次的生命境界。
"因知护王国,满钵盛毒龙。" 这两句可能是比喻,意在表达通过禅修可以保护国家免受灾难,满钵盛毒龙则象征着禅师的智慧和力量,可以驯服一切邪恶之物。
"抖擞尘埃衣,谒师见真宗。"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摆脱世间的尘埃,向禅师请教,以求得佛法的真理。
"何必千万劫,瞬息去樊笼。" 诗人感叹,不需要经过无数岁月的修行,只需一瞬间即可超脱生死之囚。
"盛夏火为日,一堂十月风。"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即使在炎热的夏日,禅师的心灵也如同严冬时节般冷静清凉。
"不得为弟子,名姓挂儒宫。" 最后诗人感慨,如果不能成为这样的禅师的弟子,那么即便是在学术殿堂中有所成就,也毫无意义可言。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孟郊对智远禅师的崇敬,更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了一种追求佛法真理、超脱世俗束缚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