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春山行·其二》
《暮春山行·其二》全文
宋 / 陈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不具看花眼,萧然绿暗村。

贫来疑笔砚,老去信乾坤。

日澹树无影,潮回草有痕。

诗成鸥没处,鸦外又黄昏。

(0)
注释
不具:视力不好。
看花眼:赏花的视力。
萧然:冷清的样子。
绿暗村:绿色幽暗的村庄。
贫来:贫困的时候。
疑:怀疑。
笔砚:笔墨。
老去:年老。
信:相信。
乾坤:天地,世间万物。
日澹:阳光微弱。
树无影:没有树影。
潮回:潮水退去。
草有痕:草地上有痕迹。
诗成:诗写完。
鸥没处:鸥鸟飞走的地方。
鸦外:乌鸦之外。
又黄昏:又是黄昏时刻。
翻译
视力不佳,无法欣赏花朵,只有绿色的村庄映入眼帘。
贫困时怀疑连笔墨都难以置办,年老后更相信世间万物自有定数。
阳光微弱,树影消失,潮水退去,草地上留下痕迹。
写完诗后,鸥鸟已飞走,只剩乌鸦在天边,又到了黄昏时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纪的《暮春山行(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暮春山行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不具看花眼”,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视力衰退,无法再欣赏繁花的景象,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接着,“萧然绿暗村”描绘出山村在暮春时节的静谧与苍翠,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

“贫来疑笔砚”一句,诗人以自身的贫困生活为背景,暗示了生活的艰辛,连写字作画的工具都可能变得模糊不清。而“老去信乾坤”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流露出一种宿命般的无奈。

“日澹树无影,潮回草有痕”两句,通过写景,展现了日光微弱、树影稀疏以及潮水退去后草地上留下的痕迹,细腻地刻画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最后,“诗成鸥没处,鸦外又黄昏”以鸥鸟归巢和天色渐晚的景象收尾,诗人创作诗歌时,鸥鸟已经消失,只剩下乌鸦的叫声,更增添了孤独和落寞的情绪,同时也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人生的黄昏阶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的衰老感受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沧桑与变迁,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陈纪
朝代:宋

陈纪(1254—1345),字景元,号淡轩,一号陵交,东莞(今属广东)人。南宋末年诗人、词人。领咸淳九年(1273年)乡荐,咸淳九年(1273年)与兄陈庚同登进士,官通直郎。宋亡后,不仕,与赵必襐、赵时清等隐于乡中,诗酒酬唱。
猜你喜欢

渔父词·其二

胜槩居常画里求,鳜鱼清梦落沧洲。

今朝亲见桃花树,重振家声是此秋。

(0)

宿紫极宫

重柯交荫动尘容,蓬阆仙家住水宫。

道士神升金阙下,天君光降玉虚中。

朱鬃笔定超凡箓,碧简书传避世翁。

三夕临风醒病骨,钧天冉冉梦魂通。

(0)

登米老庵呈天启学士

我居为江山,亦不为像法。

劫火色相空,未觉眼界乏。

屹然留西庵,使我老境惬。

卫公精爽在,千古对岌嶪。

公来不可作,登临浩相接。

(0)

续梅花百咏·其二十八杏梅

杏厕梅枝罩曲栏,清香欲吐敢冲寒。

从知花发人多咏,春雨江南句好看。

(0)

遐方怨

烟漠漠,草离离。巷口斜阳,谢堂而今无燕飞。

一春须有忆人时。刺桐花落尽,鹧鸪啼。

(0)

蓦山溪.双十闻捷

隔城箫鼓,喧破愁霏晚。

卅载话前游,拥黄鹤、玉梯天半。

河山两戒,休作画图看。

曾几夕、月华清,留照金樽满。

好风吹送,帆影随湘转。

千里指江陵,浪花中、峡云初展。

青春白首,有梦早还乡,佳丽地,涴尘腥、灯火谁家院。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