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作归田计,无如二顷何。
折腰方赖禄,拭面未伤和。
日下乌声乐,尘生鸟迹多。
渡头留小楫,乘兴得相过。
欲作归田计,无如二顷何。
折腰方赖禄,拭面未伤和。
日下乌声乐,尘生鸟迹多。
渡头留小楫,乘兴得相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次韵春怀》,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矛盾。首句“欲作归田计,无如二顷何”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渴望,然而现实中拥有两顷田地(约30亩)的经济压力让他难以轻易离开官场。“折腰方赖禄”暗示了诗人目前的生活依赖于俸禄,难以摆脱俗务。“拭面未伤和”则描绘出诗人虽然官场劳顿,但并未因此失态,保持了一定的平和心态。
接下来,“日下乌声乐,尘生鸟迹多”通过乌鸦在夕阳下的欢鸣和尘土中鸟儿足迹的增多,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想象和对官场纷扰的厌倦。最后两句“渡头留小楫,乘兴得相过”,诗人想象自己在渡口停泊小舟,期待着朋友能乘兴来访,共享归隐之乐,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归隐为题,却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对友情的寄托。
昆仑山头阆风苑,忆昨王母开清宴。
桃花结子三千年,与君共作东方倩。
世事由来难独擅,人生那得长相见。
七载风尘跨蹇驴,有如东飞伯劳西飞燕。
衔得天涯尺素书,开缄令我沈疴变。
张仪无舌亦欲吟,子龙有胆终须颤。
于潜绢,裁为扇。
嫁得黔娄失金钏,是时在侧缝针线。
卿有三寸箧中刀,我有一尺床头卷。
天风吹客海上来,十年又复光如箭。
借问行人路几千,途中却过丰城县。
客舍中宵总不眠,团团海月当窗见。
把君诗卷长吟遍,使我心似余霞散绮澄江练。
自骑竹马吐狂言,汝南空有先贤传,腐儒破帽何须恋。
呜呼破帽真可嗔,生儿却似又工文。
文如不贱仍不贫,骑马便作看花人。
《乾隆丙戌秋卧疾山园得叔诒咏都中书并忆昨行一首起坐而歌家人叹惋疾为之愈十余年欲答临纸辄废闽中客舍乘兴仿其体和之》【清·吴询】昆仑山头阆风苑,忆昨王母开清宴。桃花结子三千年,与君共作东方倩。世事由来难独擅,人生那得长相见。七载风尘跨蹇驴,有如东飞伯劳西飞燕。衔得天涯尺素书,开缄令我沈疴变。张仪无舌亦欲吟,子龙有胆终须颤。于潜绢,裁为扇。嫁得黔娄失金钏,是时在侧缝针线。卿有三寸箧中刀,我有一尺床头卷。天风吹客海上来,十年又复光如箭。借问行人路几千,途中却过丰城县。客舍中宵总不眠,团团海月当窗见。把君诗卷长吟遍,使我心似余霞散绮澄江练。自骑竹马吐狂言,汝南空有先贤传,腐儒破帽何须恋。呜呼破帽真可嗔,生儿却似又工文。文如不贱仍不贫,骑马便作看花人。
https://shici.929r.com/shici/3m4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