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异风土,我行岂蛮越。
中星正常象,未与京洛别。
肃霜乃温风,授衣甫絺葛。
林蜩沸如羹,芳草香未歇。
天令不可推,有时倒生杀。
九土皆若然,蒸灼何由豁。
忆昔过秦陇,连山看秋雪。
阴风鸿雁号,积冻松桧折。
驱车渡河洛,反顾尚明灭。
大笑咫尺途,居然异寒热。
百里异风土,我行岂蛮越。
中星正常象,未与京洛别。
肃霜乃温风,授衣甫絺葛。
林蜩沸如羹,芳草香未歇。
天令不可推,有时倒生杀。
九土皆若然,蒸灼何由豁。
忆昔过秦陇,连山看秋雪。
阴风鸿雁号,积冻松桧折。
驱车渡河洛,反顾尚明灭。
大笑咫尺途,居然异寒热。
这首诗《秋热》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异常炎热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感受。
首句“百里异风土,我行岂蛮越”点出了地理环境的差异,即使在不远的距离内,气候和风土也有所不同,引出下文对不同地区气候的描述。接着,“中星正常象,未与京洛别”则以星辰的正常运行来暗示季节的更替,与京城洛阳的景象相呼应,强调了自然规律的普遍性。
“肃霜乃温风,授衣甫絺葛”两句巧妙地将霜降与温暖的风、初着冬衣与夏末的葛布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秋季气温变化的复杂性。接下来,“林蜩沸如羹,芳草香未歇”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蝉鸣比作沸腾的羹汤,同时强调了秋季花草香气的持久不散,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天令不可推,有时倒生杀”表达了自然界规律的不可违抗性,即使是炎热的天气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如同生与死的交替。最后,“九土皆若然,蒸灼何由豁”指出这种异常的炎热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让人感叹如何才能让这种炎热得到缓解。
“忆昔过秦陇,连山看秋雪”回忆过去,诗人曾在秦陇地区见到秋天的雪花,与当前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气候变化的剧烈。随后,“阴风鸿雁号,积冻松桧折”描绘了寒冷环境下动物和植物的反应,展现了自然界的脆弱与坚韧。
“驱车渡河洛,反顾尚明灭”描述了诗人穿越河洛地区的情景,即使回头望去,也能感受到之前的寒冷与明亮,象征着记忆中的寒冷与当前的炎热之间的强烈对比。
“大笑咫尺途,居然异寒热”以幽默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现象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面对极端天气时的乐观态度。
综上所述,《秋热》一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