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浮山中四首·其四》
《罗浮山中四首·其四》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洞门萝月敞秋阴,策杖寻僧过宝林。

满地松云幡影乱,一帘夜雨磬声沉。

空怜幽梵香台寂,欲渡玄津法海深。

何日金绳开觉路,愿随罗什学吞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中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景象。诗人以洞门、萝月、秋阴、松云、夜雨、梵香、法海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充满禅意与自然美的画面。

首联“洞门萝月敞秋阴,策杖寻僧过宝林”,描绘了诗人手持拐杖,穿过被月光洒满的洞门,踏入一片秋日的阴凉之中,寻找僧侣的场景。这里运用了“萝月”和“秋阴”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满地松云幡影乱,一帘夜雨磬声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满地的松树与飘动的云雾交织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的影子;夜雨轻轻敲打着帘幕,磬声在寂静中回荡,显得格外沉稳。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展现了山中夜晚的独特魅力。

颈联“空怜幽梵香台寂,欲渡玄津法海深”,表达了诗人对佛学的向往与追求。他虽能欣赏到山中的美景,却渴望深入佛法的海洋,探索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这里的“香台”象征着佛教的圣地,“玄津”则比喻通往智慧彼岸的途径,“法海”则是佛教经典与智慧的海洋。

尾联“何日金绳开觉路,愿随罗什学吞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学习佛法的期待与决心。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跟随罗什大师(即鸠摩罗什,东晋时期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学习佛法,深入理解并实践佛法的教义。这里的“金绳”象征着指引智慧的道路,“吞针”则比喻深入学习佛法的艰难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浮山中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佛法追求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精神世界的双重向往。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山水图

石壁云生树,涛江雨闇船。

居人属仙籍,长负免丁钱。

(0)

奉陪荐食英宗神御殿用继学韵

垂石松阴偃翠虬,先皇曾此驻龙辀。

茂陵弓剑随天御,原庙衣冠奉月游。

藉玉已行周制度,酎金不罚汉诸侯。

百馨水陆修菹醢,望拜孤臣涕莫收。

(0)

次韵王参议寄上京胡安常诸公二首·其一

石甃冰澌古不消,广寒张乐喜闻《韶》。

五防戏马春旗合,百队回龙晓仗朝。

阊阖门高承藻井,番禺县远贡鲛绡。

年年载笔陪京道,题柱相如又过桥。

(0)

蔡州妓赵氏坠崖以死自誓作诗讽俗

鳞鳞汝水冰碧光,汝之左右百草芳。

红兰紫桂媚长昼,钩辀鸟子回银塘。

茭蒲无数菱叶小,西家鞦韆属年少。

燕泥霁雨风景酣,帘箔依稀有歌笑。

赵氏女子邯郸娼,綵丝绣履踏春阳。

心思宛转萦云缕,羞对儿郎唱凤凰。

乐山嵯峨石生雨,乡人迎神奏歌舞。

婆婆起向神祠前,祝愿生身事针组。

野风吹目双泪零,泉声松韵相泠泠。

谁言女子情爱癖,誓死命轻如鸟翎。

鸟翎飞上合欢树,开花夜夜无愁苦。

秋香不断相思浦,玉钗断股埋黄土。

(0)

拟古

驱车上疾坡,六马汗满沟。

解航下急泷,百夫不能留。

微机有逆顺,无用卜筮谋。

车迟或可安,航速或覆流。

(0)

潘孟阳上书不报归里作五咏·其一

贾生蕴奇略,徒步西上书。

昊天有正命,伤哉杞人愚。

鹏翼垂云来,魂气与之俱。

鼌氏竟寂寂,主父复何如。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