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郁郁见佳城,驻马山头怅独行。
万古松楸此丘垄,百年花柳又清明。
音容地下空成梦,骨肉人间益怆情。
更望老亲封葬地,恨随春草一时生。
城西郁郁见佳城,驻马山头怅独行。
万古松楸此丘垄,百年花柳又清明。
音容地下空成梦,骨肉人间益怆情。
更望老亲封葬地,恨随春草一时生。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清明日上先祖并兄墓》描绘了清明时节作者在城西山头凭吊先人和兄长的情景。首句“城西郁郁见佳城”,通过“郁郁”一词,展现出墓地周围树木葱郁的景象,暗示了庄重与哀思的氛围。次句“驻马山头怅独行”,表达了作者独自前来祭扫的孤寂与哀伤。
“万古松楸此丘垄,百年花柳又清明”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转,松楸象征着永恒,花柳则代表了短暂,清明节的景象让作者更加深感岁月无情。“音容地下空成梦”,表达了对亡者的怀念,他们的音容笑貌只能在梦中追寻。“骨肉人间益怆情”,亲人离世后的悲痛之情更为深切。
最后两句“更望老亲封葬地,恨随春草一时生”,作者将哀愁寄托于春草,它们的生长仿佛也象征着亲人的思念与遗憾,春天的到来只会让这份哀愁更加浓烈。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表达了清明时节对故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思。
是琅玕、参差十管,斸云嶰谷裁取。
玲珑紫玉悬珠幕,囊锦谁能轻与。曾见许。
记小阁、春灯协律调中吕。帘衣月午。
有瑟瑟天风,层台百尺,吹引凤凰去。
折杨柳,一曲移宫换羽。声声细入丝缕。
九灵昨夜瑶窗听,销却人间凄楚。留此住。
得几度、摩挲翠袖笼寒处。商量往路。
向明月桥边,琼花开后,重谱竹西句。
尚忆青门醉。正鞦韆、翠裙入望,帝城桃李。
君向扬州吾湘汉,身与沙鸥无际。
感此日、琼枝先寄。
别后眠餐应似昔,奈浮云、聚散伤同辈。
缄未拆,杂悲喜。频年泪滴芳兰悴。
况天涯、岁华易改,锦鞯俱敝。
退谷僧坊留题处,旧事凄凉何已。
若天意、定怜才子。
潘耒查容无恙在,伴竹垞、老去同烟水。
楚江柳,又青矣。
片玉情怀,向罨画溪边,惯欹吟帽。
教翻箫谱,桃叶春江迎到。
按湘竹、七点排星,趁柔声绕指,填写双调。
斜行香墨,洒破蜀笺花鸟。
旗亭偶然赏酒,听翠鬟捧拍,歌残多少。
更攀垂垂琐柳,霞鞍骢小。赋铜楼、月昏云晓。
都不是、乌丝旧草。元九姓氏,应早有、宫眉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