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寻山寺好,大起老人心。
林寂堪藏影,天空足放吟。
松涛无日夜,金地不浮沉。
欲起蒲团上,开吾太古琴。
为寻山寺好,大起老人心。
林寂堪藏影,天空足放吟。
松涛无日夜,金地不浮沉。
欲起蒲团上,开吾太古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山中古寺的内心感受与所见景象。首句“为寻山寺好,大起老人心”,表达了诗人对探寻寺庙美景的渴望,以及内心的激动之情。接着,“林寂堪藏影,天空足放吟”两句,通过描绘寂静的树林和广阔的天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开阔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听到诗人在自然中的吟唱。
“松涛无日夜,金地不浮沉”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永恒,松涛声不因昼夜更替而停止,金地(可能指寺庙的金色屋顶或装饰)在时间的流逝中依然稳固不变,暗示着自然与宗教的神圣与不朽。最后,“欲起蒲团上,开吾太古琴”表达了诗人想要在寺庙中静坐冥想,弹奏古琴的愿望,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宗教场所寻求心灵平静的渴望,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双重追求。
素魄离箕舌,鸣鸢载锦绸。
微凉生玉宇,馀韵泛兰皋。
竿转相乌数,厨摇萐莆劳。
渚蘋偏靃靡,苑树更萧骚。
五斗酲初析,三年翼自高。
陶窗时拂衽,楚榭正挥毫。
尘箧悲鸾扇,云帆戒鹭涛。
洞庭惊木叶,骑省叹霜毛。
势好抟羊角,心终忆蟹螯。
泠然知有待,仙寇异吾曹。
忽佩鱼符下玉京,长安厩吏驾车迎。
淮王旧地馀风物,太史新书见姓名。
弩矢前驱殊觉贵,河梁执别岂胜情。
小山丛桂图经古,白马骊驹道路荣。
鹏海三千须击水,隼旟四十且专城。
长淮月色秋宵好,应助诗人思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