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风十韵》
《清风十韵》全文
宋 / 杨亿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素魄离箕舌,鸣鸢载锦绸。

微凉生玉宇,馀韵泛兰皋。

竿转相乌数,厨摇萐莆劳。

渚蘋偏靃靡,苑树更萧骚。

五斗酲初析,三年翼自高。

陶窗时拂衽,楚榭正挥毫。

尘箧悲鸾扇,云帆戒鹭涛。

洞庭惊木叶,骑省叹霜毛。

势好抟羊角,心终忆蟹螯。

泠然知有待,仙寇异吾曹。

(0)
翻译
月亮离开箕宿,鸢鸟带着锦绣飞翔。
微凉的气息在玉宇间弥漫,余音飘荡在兰花丛旁。
竹竿转动,数着乌鸦归巢,厨房里忙碌着切萐莆的声响。
水边的蘋草随风摇曳,园中的树木更显萧瑟。
刚解了五斗酒的醉意,我心中的翅膀却渴望更高飞。
陶渊明的窗户时常被我拂过衣襟,我在楚地的亭榭挥洒笔墨。
尘封的箱子里藏着悲伤的鸾扇,云帆即将启程,警惕鹭鸟的波涛。
洞庭湖的秋风吹落树叶,宫廷中的人感叹岁月如霜。
形势虽好比羊角般激烈,内心深处却怀念蟹螯的滋味。
我知道还有期待,但仙人世界与我们凡人不同。
注释
素魄:指月亮。
箕舌:星宿名,古人认为月亮经过此处。
鸣鸢:鸣叫的鸢鸟。
玉宇:形容清冷的天空。
兰皋:长有兰花的水边草地。
竿转:竹竿转动。
萐莆:一种蔬菜。
渚蘋:水边的浮萍。
骑省:古代官署名,这里指朝廷。
仙寇:指神仙般的敌人或超脱世俗之人。
吾曹:我们这些人,指凡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清风十韵》,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物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精致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首句“素魄离箕舌”以鲜明的意象开篇,紧接着“鸣鸢载锦绸”,通过对鸟语花香的描写,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色。诗中“微凉生玉宇”、“馀韵泛兰皋”等句,更是以冷艳的笔触勾勒出清新的早晨气息和空气中的花香。

在描写劳作的情景时,诗人运用了“竿转相乌数”、“厨摇萐莆劳”等生动细腻的语言,将田间劳动者的勤劳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渚蘋偏靃靡”、“苑树更萧骚”则通过对水边景色的描绘,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

诗中“五斗酲初析”、“三年翼自高”等句,则是诗人对于个人才艺和抱负的表达。诗人的自信与期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陶窗时拂衽”、“楚榭正挥毫”则展示了诗人书房里的闲适生活,以及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接下来的“尘箧悲鸾扇”、“云帆戒鹭涛”等句,通过对物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境。而“洞庭惊木叶”、“骑省叹霜毛”则是诗人对于自然变化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势好抟羊角”、“心终忆蟹螯”表达了诗人对某种美好的追求不懈怠力,以及对往昔的怀念。而“泠然知有待”、“仙寇异吾曹”则是诗人对于未来和理想中的超脱现实、与众不同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是一首集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力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朝代:宋   字:大年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生辰:974—1020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
猜你喜欢

和原父扬州六题·其三自东门泛舟至竹西亭登昆丘入蒙谷戏题春贡亭

昆丘蒙谷接新亭,画舸悠悠春水生。

欲觅扬州使君处,但随风际管弦声。

(0)

越中五咏·其四西村

绿郊凝望久徘徊,落日川原映古台。

江上晚风三弄笛,陇头春信一枝梅。

东西陌外烟光度,紫翠峰前霁色开。

不是罗敷莫回首,城南五马使君来。

(0)

瑞安院

倚山宝阁照崔嵬,山鸟山云自去来。

竹籁晓和幽梵合,藤花春入古松开。

丹空遗灶形难蜕,草暗孤城首重回。

处士凄凉犹是晋,庐山莲社许参陪。

(0)

飞来峰

何年移竺国,秀色发棱层。

清极不知夏,虚中欲悟僧。

树幽岚气重,泉落乳花凝。

犹忆烹茶处,閒来话葛藤。

(0)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其十附子冈

洞霞疑接台峰近,石栈空歌蜀道难。

一种灵苗人不识,半山霜露夜痕乾。

(0)

和梅圣俞雪中同虚白上人来访

湖上玩佳雪,相将惟道林。

早烟村意远,春涨岸痕深。

地僻过三径,人闲试五禽。

归桡有馀兴,宁复比山阴。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