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见珊瑚拂钓竿,不胜遗恨满江湍。
力穷鲁缟心犹壮,望入蓬山路始难。
无奈风尘催短发,且将名字托微官。
青毡旧是君家物,又向王郎坐里看。
已见珊瑚拂钓竿,不胜遗恨满江湍。
力穷鲁缟心犹壮,望入蓬山路始难。
无奈风尘催短发,且将名字托微官。
青毡旧是君家物,又向王郎坐里看。
这首诗《送宋民止绵州学正》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仕途的感慨。
首联“已见珊瑚拂钓竿,不胜遗恨满江湍。”以珊瑚与钓鱼竿的意象开篇,珊瑚的美丽与钓鱼竿的实用形成对比,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宋民止即将离别时内心的遗憾与不舍。
颔联“力穷鲁缟心犹壮,望入蓬山路始难。”通过“鲁缟”这一古代名产的典故,表达了即使面对艰难险阻,内心仍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状态。而“望入蓬山路始难”则进一步点明了前路的艰辛,预示着友人未来的挑战与不易。
颈联“无奈风尘催短发,且将名字托微官。”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岁月催人老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仕途的关切与祝福,希望他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
尾联“青毡旧是君家物,又向王郎坐里看。”以“青毡”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回顾了友人过去的背景与身份,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在新环境中的期待与关注,寓意着友情的延续与传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人生、仕途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李东阳作为明代著名文学家的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