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馀酒尚留卮,便纵乡心出水湄。
风拂一双相逐燕,林抛三百未残棋。
路迷芳草花飞处,树掩微阳雨细时。
身卧旅途长送客,海门今夜忆归期。
山中馀酒尚留卮,便纵乡心出水湄。
风拂一双相逐燕,林抛三百未残棋。
路迷芳草花飞处,树掩微阳雨细时。
身卧旅途长送客,海门今夜忆归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山中独饮后,思绪飘向远方的情景。首联“山中馀酒尚留卮,便纵乡心出水湄”以酒后的余兴引出对家乡的思念,诗人仿佛能跨越山水,直接感受到家乡的气息。颔联“风拂一双相逐燕,林抛三百未残棋”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的对比,燕子在风中追逐,象征着自由与活力;而未完成的棋局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未尽之事。颈联“路迷芳草花飞处,树掩微阳雨细时”描绘了一幅迷雾蒙蒙、春意盎然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期待。尾联“身卧旅途长送客,海门今夜忆归期”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在旅途,但心中始终牵挂家人,期待着与亲人团聚的时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旅途中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心情。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明末清初文人情怀的体现。
旧日皆春,气象、又重妆束。
做得新丰酒肆,济康堂局。
老杜误传人酝酿,许公手种时科目。
自两公、一去已经年,君今续。
商家醴,须君曲。
怀英笼,须君蓄。
且饶人大卖,呼么喝六。
佶倬家人三两辈,药王菩萨丹青轴。
更於中、添得个当炉,十分足。
不作三公,归来钓、桐庐江侧。
刘文叔、眼青不改,故人头白。
风节傥能关社稷,云台何必图颜色。
使阿瞒、临死尚称臣,伊谁力。
登钓石,初相识。
鱼竿老,羊裘窄。
除江山风月,更谁消得。
烟雨一川双桨急,转头不忿青山隔。
叹鼻端、不省利名醒,京华客。
雪共梅花,念动是、经年离拆。
重会面、玉肌真态,一般标格。
谁道无情应也妒,暗香埋没教谁识。
却随风、偷入傍妆台,萦帘额。
惊醉眼,朱成碧。
随冷暖,分青白。
叹朱弦冻折,高山音息。
怅望关河无驿使,剡溪兴尽成陈迹。
见似枝而喜对杨花,须相忆。
雨过东郊,溪痕浅、山堂春晓。
堪爱处,桃花流水,闲云幽鸟。
物表群分红日□,天涯一点青山小。
向绿阴、竹影卷柴扉,终焉了。
清闲处,谁知道。
方外客,人间少。
且襟风杯月,醉眠芳草。
大志含容天地考,真情卓立希夷杳。
谩将消息寄林泉,烟霞老。
浪蕊浮花,当不住、晚风吹了。
微雨过,池塘飞絮,一帘晴画。
寂寂山光春似梦,依依草色熏如酒。
近新来、怕上小红楼,凭阑眺。
心事阻,诗情少。
东皇去,良辰杳。
想故园闲趣,水村烟柳。
此日鹃声天不管,当年燕子人何有。
叹江南、离别酒初醒,频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