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城南过报国寺逢月空上人云与少林寺主道公同学》
《自城南过报国寺逢月空上人云与少林寺主道公同学》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朝参行脚偈,言义不酬心。

念欲闻清梵,何曾惮远寻。

入门孤磬发,登阁五云深。

老衲长松下,相逢说少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城南前往报国寺途中,偶遇月空上人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禅宗文化与佛教修行的意境。

首句“朝参行脚偈”,描绘了诗人清晨参拜寺庙,吟诵佛经的情景,体现了其虔诚的宗教信仰和修行生活。接着“言义不酬心”,表达了在寻求佛法真谛的过程中,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挣扎,暗示了对真理追求的艰难与复杂性。

“念欲闻清梵,何曾惮远寻”两句,展现了诗人渴望聆听佛乐,内心充满对清净梵音的向往,即使路途遥远也不畏惧,体现了其坚定的求知精神和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入门孤磬发,登阁五云深”描绘了诗人进入寺庙后,首先听到的是孤独的磬声,随后攀登高阁,感受到云雾缭绕的神秘氛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接近神圣的意境。

最后,“老衲长松下,相逢说少林”两句,诗人遇到了一位老僧人在长松之下交谈,话题围绕着少林寺展开,暗示了此次相遇不仅仅是偶然,而是与佛教修行和智慧传承有着深刻的联系。整个画面充满了禅意,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关于修行、悟道和心灵净化的主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追寻精神世界、探寻真理的修行之旅,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美景和禅宗智慧的赞美。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自彰德卸任,侨寓修武,欲归未得,倏又岁阑

听鼓梁园十载馀,官休犹恋客中居。

山河已改家何在,风雪无边岁又除。

病起忽惊腰带减,年来只觉鬓丝疏。

山阳幸遇同乡友,时共衔杯醉草庐。

(0)

拟赴都门,承王雅伯赋诗赠行,即步韵谢之

夕阳芳草古邮亭,十载京华路几经。

良夜正当秋月白,离情遥指远山青。

文章知己为难别,俗累牵人且暂停。

倘得乘风行亦好,只愁鬓发渐零星。

(0)

吊黄侍中观用痴山皖伯台韵

明诏建文颁,亲藩尚恃蛮。龙孙何处去?

燕子忽飞还。命付长流水,魂依故国山。

夫人有遗石,迹渍血痕殷。

(0)

六十自遣三首·其三

缓步郊原觅句行,不须丝竹也陶情。

小山猿鹤迎人袂,故里儿童识我名。

宦迹黄粱随梦杳,眼光青史照灯明。

却嫌老子痴顽甚,邻里书声夜夜惊。

(0)

同徐声之章砚芳登龙砂第一峰·其一

依旧青云在眼前,重来自愧发华颠。

山灵识我还迎我,阔别刚刚四十年。

(0)

沪上感怀

杨柳堤边夕照平,绿芜春暮不胜情。

旧时红豆抛残处,多少相思子又生。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