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三》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三》全文
金 / 元好问   形式: 古风

宇宙有此山,阅世过鸟疾。

何人不此游,名姓宁复识。

兹辰世所重,前代多盛集。

柴桑有故事,□谢留俊笔。

并数孟与桓,此外谁记忆。

人生百年内,踏地皆陈迹。

独惟我辈人,兴怀念今昔。

山林与泉壤,自古长太息。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创作的《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中的第三首。元好问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的作品往往蕴含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读书山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提到“宇宙有此山”,强调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永恒,而“阅世过鸟疾”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之快,如同飞鸟掠过天空。

接着,诗人感慨于“何人不此游,名姓宁复识”,表达了对过往游人的怀念,以及对名利的淡泊。他进一步指出,尽管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在此留下足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名字也逐渐被人遗忘。“柴桑有故事,□谢留俊笔”中的“柴桑”可能指的是陶渊明的故乡,这里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

“并数孟与桓,此外谁记忆”提到了孟子和桓公两位历史人物,通过对比,强调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下社会的反思。最后,“人生百年内,踏地皆陈迹”点明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而“独惟我辈人,兴怀念今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和当代人的感慨,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历史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元好问
朝代:金

猜你喜欢

古意·其二

西凉知远近,梦里时尝到。

度却绣窗前,已是西凉道。

(0)

樟树阻风·其四

近市醉容易,长年唤不应。

客心与江水,日夜向金陵。

(0)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其一

纳纳乾坤一弹丸,阿谁分作两仪观。

才舒柳眼春先老,未放梅花岁已寒。

文武何人周吉甫,功名能几魏高欢。

荒村寂历山僧起,静倚孤窗对雨峦。

(0)

访亦非禅师

卓锡何年自石头,禅心孤迥禁城幽。

秪园旧接陶彭泽,芋火曾盟李邺侯。

王气只今回紫极,法轮应借柱阎浮。

平乘一涕尘根在,此理吾师见许不。

(0)

清远江上饮故人旅舍

峡江西下水漫漫,山郭当年醉里看。

朋好几回悬梦寐,扁舟何意此盘桓。

岁华别去催颜老,时事忧来问路难。

能似客秋凉月夜,饼?初熟戏新欢。

(0)

赠苏宇霖饷部·其三

古人云已邈,铁汉可能多。

有剑曾枭敌,无钱肯系靴。

乘车盟不负,卮酒醉频过。

世路仍资格,清名奈尔何。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