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诏建文颁,亲藩尚恃蛮。龙孙何处去?
燕子忽飞还。命付长流水,魂依故国山。
夫人有遗石,迹渍血痕殷。
明诏建文颁,亲藩尚恃蛮。龙孙何处去?
燕子忽飞还。命付长流水,魂依故国山。
夫人有遗石,迹渍血痕殷。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章钟亮所作的《吊黄侍中观用痴山皖伯台韵》,通过“明诏建文颁”开篇,引出对历史事件的追忆与感慨。首句“明诏建文颁”暗示了对古代帝王诏令的尊重与怀念,接着“亲藩尚恃蛮”则可能暗指皇族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
“龙孙何处去?”一句,以“龙孙”比喻皇族后裔,表达了对他们的命运和未来的关切与忧虑。“燕子忽飞还”,以燕子的迁徙象征人物的离散与重聚,隐含着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命付长流水,魂依故国山。”这两句直接抒发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之情,将人的生命比作流水,永恒流逝,而灵魂则依附于故乡的山川,寄托了对故土的深情与怀念。
最后,“夫人有遗石,迹渍血痕殷。”以“遗石”和“血痕”为意象,可能是指历史留下的痕迹和曾经的牺牲,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故土、生命和英雄的深情缅怀。
花泥絮浪,殢春怀如酒。书卷炉熏梦清昼。
唤玉京稳携手松乔,飞光里,笑傲白云林岫。
仙人犹狡狯,洒雪吹冰,声落星河翠蛟走。
问箬下留丹,别已千年,华表鹤、亦归来否。
有洞口、桃花识刘郎,共一笑相迎,朱颜如旧。
微王大峡何峥嵘,叠嶂层峦碍飞鸟。
石壁排空何可凿,拽云蒸雾无昏晓。
凝思天地始胚胎,清川一道何从来。
联峰既非巨灵擘,绝岸不闻神禹开。
两山中断缘何许,异事人传向开府。
凿石穿云神鬼愁,至今行迹行人睹。
从此奔流出乱山,东汇沮漳入荆楚。
鳞鳞山树经寒碧,枝侵雨露根连石。
境胜应来仙驭游,岩深定有蛟龙宅。
君侯事迹已烟沉,流水年年石上深。
山川不改时代积,徒使人兴万古心。
土人事神何敢侮,桂酒春秋荐椒糈。
衎衎巫歌神降时,森森庙树来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