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游成小倦。惊风梦雨,意长笺短。
病与秋争,叶叶碧梧声颤。
湿鼓山城暗数,更穿入、溪云千片。灯晕剪。
似曾认我,茂陵心眼。
少年不负吟边,几熨帛光阴,试香池馆。
欢境消磨,尽付砌虫微叹。
客子关情药裹,觅何地、烟林疏散。怀正远。
胥涛晓喧枫岸。
薄游成小倦。惊风梦雨,意长笺短。
病与秋争,叶叶碧梧声颤。
湿鼓山城暗数,更穿入、溪云千片。灯晕剪。
似曾认我,茂陵心眼。
少年不负吟边,几熨帛光阴,试香池馆。
欢境消磨,尽付砌虫微叹。
客子关情药裹,觅何地、烟林疏散。怀正远。
胥涛晓喧枫岸。
这首《玉漏迟》是清代词人厉鹗在永康病中夜雨时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开篇“薄游成小倦”,轻描淡写地表达了词人的疲惫之感,仿佛一场短暂的旅行后,身心俱疲。接着“惊风梦雨,意长笺短”,以风雨交加的夜晚为背景,暗示了词人心绪不宁,思绪绵长却难以表达,如同书信般简短而意蕴深远。
“病与秋争,叶叶碧梧声颤”一句,将个人的疾病与秋天的萧瑟景象相联系,通过碧梧叶的颤抖,生动描绘出病中的凄凉与孤独。接下来“湿鼓山城暗数,更穿入、溪云千片”,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阴冷与压抑,山城被雨水浸湿,溪云密布,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
“灯晕剪。似曾认我,茂陵心眼”一句,借灯火的摇曳,仿佛在寻找着某种记忆或情感的共鸣,引人联想至汉武帝的茂陵,暗含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少年不负吟边,几熨帛光阴,试香池馆”则回忆起年轻时的岁月,那些在吟诗作赋、试香品茗的时光,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诗意。然而,这些美好的记忆如今只能成为一种怀念。
“欢境消磨,尽付砌虫微叹”表达了欢乐的时光终将逝去,只能寄托于砌石间的虫鸣,这一声声微弱的叹息,是对时光流逝、欢乐消散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客子关情药裹,觅何地、烟林疏散”道出了词人在病痛中的孤独与迷茫,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而“怀正远。胥涛晓喧枫岸”则以远方的涛声和枫岸的喧闹,反衬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似乎在告诉读者,即使身处困境,也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韧。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词人在病中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对当下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希望的追寻,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人品如君,人尽道,士林横绝。
那更是、关西流庆,三山英杰。
欣遇当年神降日,又逢初度阳生月。
把八千馀岁祝君龄,为君说。君自有,封侯骨。
君不是,栖鸾客。况如今东阁,正收人物。
坦腹素知王逸少,求贤不必商岩说。
便明朝、有诏自天来,君王礼。
景云披靡。露浥轻寒若水。尽是游人才美。
陌尘润、宝沉递。笑指扬鞭,多少高门胜会。况是。
只有今夕誓无寐。盛日凝理。箫韶可继。
阆苑金门齐启。烬连宵、宁防避。
暗尘随马,明月逐人无际。调戏。相歌秾李末阑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