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骑萧萧晓发时,雨先一夜洒长岐。
尽知暂去临鹑野,即看重来向凤池。
函谷乱花明剑佩,灞桥垂柳拂旌旗。
不同调鼎民皆乐,秦甸欢呼陕服悲。
千骑萧萧晓发时,雨先一夜洒长岐。
尽知暂去临鹑野,即看重来向凤池。
函谷乱花明剑佩,灞桥垂柳拂旌旗。
不同调鼎民皆乐,秦甸欢呼陕服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为赵侍郎即将前往长安任职而作的送别之作。首联描绘了清晨出发的场景,"千骑萧萧晓发时,雨先一夜洒长岐",以马蹄声和雨声渲染出离别的氛围,暗示行程的庄重与湿润的气候。
颔联表达了对赵侍郎此行的期许和祝福,"尽知暂去临鹑野,即看重来向凤池","鹑野"象征边塞,"凤池"则指朝廷中枢,诗人希望他能在边疆建功立业后荣归朝廷。
颈联通过想象长安的景象,"函谷乱花明剑佩,灞桥垂柳拂旌旗",函谷关花开得繁盛,映衬着侍郎的剑佩,而灞桥垂柳则轻拂着他的旗帜,形象地展现了长安的繁华和迎接的热烈。
尾联以对比收束,"不同调鼎民皆乐,秦甸欢呼陕服悲","调鼎"比喻治理国家,"秦甸"和"陕服"都是长安的别称,意在表达百姓对赵侍郎到来的期待,既有喜悦也有对他离去的不舍。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赵侍郎的敬仰和祝愿,也寓含了对民生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世间快意宁有此,亭长还乡作天子。
沛宫不乐复何为,诸母父兄知旧事。
酒酣起舞和儿歌,眼中尽是汉山河。
韩彭受诛黥布戮,且喜壮士今无多。
纵酒极欢留十日,感慨伤怀涕沾臆。
万乘旌旗不自尊,魂魄犹为故乡惜。
从来乐极自生哀,泗水东流不再回。
万岁千秋谁不念,古之帝王安在哉?
莓苔石刻今如许,几度秋风灞陵雨?
汉家社稷四百年,荒台犹是开基处。
空城哑哑啼饥乌,夕照明灭残垒孤。
安阳旧事记仿佛,驱马来过心踌躇。
卿子冠军非丈夫,策人何智身何愚。
一朝拜将握兵柄,四十六日留中途。
猛虎贪狼尽劲旅,下令欲杀胡为乎?
秦强赵弱俨指掌,赵灭安见秦可图。
如何筹划不及此,饮酒高会方欢娱。
军中士卒食半粟,天寒冻饿无完肤。
重瞳旁耽叱咤起,快论侃侃良非诬。
帐中晨起忽见杀,诸将谁敢相枝梧。
吁嗟兵卫等儿戏,即此已可知其余。
当时渡河壁钜鹿,未必不被章邯屠。
矫杀固然有定罪,自取僇辱非人诛。
我闻用兵贵神速,或骄或慢皆可虞。
高谈毕竟成空虚,游魂寂寞依荒芜。
坐而运策不如义,此语千载资胡卢。
《安阳行》【清·张晋】空城哑哑啼饥乌,夕照明灭残垒孤。安阳旧事记仿佛,驱马来过心踌躇。卿子冠军非丈夫,策人何智身何愚。一朝拜将握兵柄,四十六日留中途。猛虎贪狼尽劲旅,下令欲杀胡为乎?秦强赵弱俨指掌,赵灭安见秦可图。如何筹划不及此,饮酒高会方欢娱。军中士卒食半粟,天寒冻饿无完肤。重瞳旁耽叱咤起,快论侃侃良非诬。帐中晨起忽见杀,诸将谁敢相枝梧。吁嗟兵卫等儿戏,即此已可知其余。当时渡河壁钜鹿,未必不被章邯屠。矫杀固然有定罪,自取僇辱非人诛。我闻用兵贵神速,或骄或慢皆可虞。高谈毕竟成空虚,游魂寂寞依荒芜。坐而运策不如义,此语千载资胡卢。
https://shici.929r.com/shici/wVT7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