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枕惯欹倾。薄醉初醒。拭将梦眼半瞢腾。
人语无闻灯影淡,鼓已三更。檐际雨淋铃。
不耐人听。何来哀雁又声声。
便不寻思当日事,也勾伤情。
玉枕惯欹倾。薄醉初醒。拭将梦眼半瞢腾。
人语无闻灯影淡,鼓已三更。檐际雨淋铃。
不耐人听。何来哀雁又声声。
便不寻思当日事,也勾伤情。
这首清代词作《浪淘沙·其四》是俞士彪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处的画面。"玉枕惯欹倾",形象地写出主人公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状,暗示了内心的不宁。"薄醉初醒",透露出主人公试图借酒消愁,但醉意未消,清醒中更添愁绪。
"拭将梦眼半瞢腾",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主人公努力睁开朦胧的眼睛,试图看破梦境与现实的界限。"人语无闻灯影淡,鼓已三更",营造出寂静而冷清的夜深氛围,孤独感油然而生。"檐际雨淋铃",以雨打屋檐的声响,增添了凄凉的意象,仿佛远处的铃声在耳边回荡,令人更加难以平静。
"不耐人听",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这哀怨的雁鸣声的反感,却又无法忽视,反映出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哀伤。最后两句"何来哀雁又声声。便不寻思当日事,也勾伤情",直接揭示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即使尽力回避,往事依然触动心弦,引发深深的情感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和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过去情感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动人。
清江抱孤村,杜子昔所馆。
虚堂尘不扫,小径门可款。
公诗岂纸上,遗句处处满。
人皆欲拾取,志大才苦短。
计公客此时,一饱得亦罕。
阨穷端有自,宁独坐房琯。
至今壁间像,朱绶意萧散。
长安貂蝉多,死去谁复算。
我志日已衰,诗亦无杰句。
正如随翅鹤,怅望辽海路。
虽云须药物,幸未迫霜露。
裂裳裹两踵,此诗亦已屡。
嵯峨青城云,惨淡嶓冢树。
秋风吹短裘,万里入芒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