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快意宁有此,亭长还乡作天子。
沛宫不乐复何为,诸母父兄知旧事。
酒酣起舞和儿歌,眼中尽是汉山河。
韩彭受诛黥布戮,且喜壮士今无多。
纵酒极欢留十日,感慨伤怀涕沾臆。
万乘旌旗不自尊,魂魄犹为故乡惜。
从来乐极自生哀,泗水东流不再回。
万岁千秋谁不念,古之帝王安在哉?
莓苔石刻今如许,几度秋风灞陵雨?
汉家社稷四百年,荒台犹是开基处。
世间快意宁有此,亭长还乡作天子。
沛宫不乐复何为,诸母父兄知旧事。
酒酣起舞和儿歌,眼中尽是汉山河。
韩彭受诛黥布戮,且喜壮士今无多。
纵酒极欢留十日,感慨伤怀涕沾臆。
万乘旌旗不自尊,魂魄犹为故乡惜。
从来乐极自生哀,泗水东流不再回。
万岁千秋谁不念,古之帝王安在哉?
莓苔石刻今如许,几度秋风灞陵雨?
汉家社稷四百年,荒台犹是开基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变迁与个人感慨交织的画面。诗人以歌风台为背景,感叹亭长刘邦逆袭成功,从平民变为天子的传奇故事。他提及沛宫的过去,以及刘邦与亲人旧友共庆的场景,酒酣之际,眼中满是对大好河山的眷恋。诗人接着提到韩信、彭越等功臣的结局,欣慰于英雄已不多见。
然而,纵情狂欢之后,诗人又感伤时光易逝,万乘之尊的皇帝也有哀愁,他的魂魄仍怀念着故乡。诗人引用“乐极生悲”之理,暗示欢乐过后总伴随着哀伤,就像泗水东流,一去不返。他对古往今来的帝王发出疑问,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最后,诗人关注歌风台的遗迹,历经风雨侵蚀,不禁追问昔日繁华的汉家社稷如今如何,而那奠基之处的荒台,似乎仍在诉说着历史的沉浮。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又有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
箫鼓听比邻,鱼龙视此身。
年庚方少壮,头角欲嶙峋。
有苦同新妇,无甘进老亲。
送穷兼岁去,明日是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