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玉弓悬。汉塞黄河锦带连。
都护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甘泉。
莺闺燕阁年三五,马邑龙堆路十千。
谁起东山安石卧,为君谭笑静烽烟。
秦时明月玉弓悬。汉塞黄河锦带连。
都护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甘泉。
莺闺燕阁年三五,马邑龙堆路十千。
谁起东山安石卧,为君谭笑静烽烟。
这首明代杨慎的《塞垣瑞鹧鸪·檃括唐诗以补唐曲》描绘了一幅秦汉边塞的壮丽景象。首句“秦时明月玉弓悬”展现了秦朝的军事气息,明亮的月光下,精美的玉弓挂于城墙之上,象征着守卫边疆的决心。接着,“汉塞黄河锦带连”将视线转向广阔的黄河,锦带般的黄河与边塞相连,寓意着国家的疆域辽阔。
“都护羽书飞瀚海”一句,通过“都护”和“羽书”传达了紧急军情传递的信息,显示出战事的紧张与动荡。“单于猎火照甘泉”则借单于的狩猎之火映照甘泉宫,暗指边关烽烟四起,与皇室安宁形成对比。
“莺闺燕阁年三五”转而描绘了闺中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莺歌燕舞的春意反衬出战争带来的离别与期盼。“马邑龙堆路十千”进一步强调了边疆道路遥远艰辛,暗示战争的残酷与戍边将士的付出。
最后,“谁起东山安石卧,为君谭笑静烽烟”以典故收尾,借用东晋谢安隐居后被启用平定叛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期待能有像谢安那样的贤才出山,以智谋平息战乱,带来安宁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历史典故与边塞景色,既有壮丽的战争场面,又有深沉的思乡之情,展现了作者对和平与人才的渴望。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拄杖子不仁,以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四圣六凡为刍狗。
化育春阳煦妪前,摧残霜雪凭陵后。
截鹤续凫,折衡剖斗。
力尽神疲困壁根,笑破他人口。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