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沁园春》
《沁园春》全文
清 / 刘琬怀   形式: 词  词牌: 沁园春

□□□□,□□□□,□□□□。

□□□□□,□□□□,林端隐隐,远逗晴岚。

鸟语清幽,人踪阒寂,冷逼名园整日关。

缘溪转,老梅一树,已破橘颜。二泉胜景全探。

更何必、奇峰高处攀。

看九龙塔耸,铃声摇荡,六朝松古,黛色斑斓。

淮海祠边,香花桥畔,记否年前三月三。

红裙遍,讶如云缭绕,如蚁回环。

(0)
鉴赏

这首《沁园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山水画卷。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以及人文景观的古朴与庄严。

首先,词的开头“□□□□,□□□□,□□□□”以空行起笔,营造出一种深远的空间感,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未知的世界。接着,“林端隐隐,远逗晴岚”,描绘了远处山林间隐约可见的云雾,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随后,“鸟语清幽,人踪阒寂”,通过鸟鸣和人迹的稀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冷逼名园整日关”一句,既是对名园环境的描绘,也暗含了对园中景色的赞美。接下来,“缘溪转,老梅一树,已破橘颜”,描述了沿着溪流漫步,遇见一株老梅树,梅花绽放,打破了冬日的沉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这一段描绘了季节更替中的自然之美。

“二泉胜景全探”则引出了对另一处美景的探索,暗示了词人的游历与发现。接下来的“更何必、奇峰高处攀”,表达了对攀登高山的犹豫,或许是对自然之美的另一种解读——不一定要征服高山,而是要欣赏其壮丽与神秘。

“看九龙塔耸,铃声摇荡,六朝松古,黛色斑斓”描绘了九龙塔的雄伟与六朝松的古老,以及它们在阳光下斑斓的色彩,展现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之美。最后,“淮海祠边,香花桥畔,记否年前三月三”,将视线转向人文景观,提到了淮海祠和香花桥,以及一年前的某个节日,唤起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与向往。词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缅怀,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刘琬怀
朝代:清

刘琬怀,字韫如,一字撰芳,阳湖人。刘汝器女,嗣绾妹,金坛虞朗峰室,有《问月楼集》。
猜你喜欢

送沈传曜

卞峰摩青空,东望乌氐墩。

岂忘宿舂粮,终愧一款门。

邂逅此相过,倾怀得徐论。

人言解牛刀,要使治剧烦。

未悟清庙器,朱弦列罍尊。

我衰百虑息,但念三亩园。

王师肃西征,万马先云屯。

何力偿赐履,缅惭羡归轩。

寄声舴艋舟,想见浮雁村。

清冷尚可钓,无使霅水浑。

(0)

西斋初成廨中旧有太湖石数十枚因垒之庭下

万壑千岩不易求,壶中聊寄小瀛洲。

稍看硉兀云峰出,便有檀栾桂屿幽。

绝境自知难遽忘,奇踪争怪独能留。

山翁已老犹儿戏,漫拟伸眉一散愁。

(0)

偈二十七首·其二十五

叶落归根,来时无口。不留朕迹,腾身北斗。

火里蝍蟟,吞却嘉州大象。益州马腹,不觉膨胀。

灯笼露柱大笑,拾得寒山抚掌。

(0)

颂古三十首·其二十二

蓦直去,蓦直去,草鞋跟断人无数。

唱歌须是帝乡人,一个拍兮一个舞。

舞得彻,勿多般,赵州婆子特用瞒。

今古五台山下路,长松短桧耸云端。

(0)

颂古三十首·其一

头陀饮光,多闻庆喜。合掌擎拳,难兄难弟。

一朝狭路两相逢,裂转双睛无处避。

便向门前倒刹竿,丈夫自有冲天志。

(0)

题隐泉

泉隐甘无竭,人闲道转高。

涓涓清自足,休苦作波涛。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