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二十七首·其二十五》
《偈二十七首·其二十五》全文
宋 / 释绍隆   形式: 偈颂

叶落归根,来时无口。不留朕迹,腾身北斗。

火里蝍蟟,吞却嘉州大象。益州马腹,不觉膨胀。

灯笼露柱大笑,拾得寒山抚掌。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和形象,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智慧。"叶落归根,来时无口",以自然界的景象隐喻生命的轮回与本质的回归,暗示了生命终将归于本源,而"来时无口"则可能象征着生命的起点是寂静无声的,是原始状态的体现。

"不留朕迹,腾身北斗",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过程不应留有任何痕迹,真正的修行者应当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高远。"腾身北斗"则寓意着精神的升华与超越。

"火里蝍蟟,吞却嘉州大象",以火中蝍蟟(一种昆虫)吞噬大象的夸张比喻,说明在修行的道路上,即使面对极端的困难与挑战,也能以非凡的勇气与智慧克服,实现内心的觉醒与成长。

"益州马腹,不觉膨胀",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修行者内心的成长与变化,即使在看似平凡或不易察觉的地方,也能感受到内在力量的增长与扩展。

"灯笼露柱大笑,拾得寒山抚掌",最后两句以幽默与轻松的方式收尾,象征着修行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喜悦,如同灯笼与露柱的笑声,以及拾得与寒山的欢愉,体现了禅宗追求的“悟道”后的自在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命、修行、觉悟等主题,展现了禅宗独特的智慧与美学。

作者介绍

释绍隆
朝代:宋

释绍隆(一○七七~一一三六),和州含山(今属安徽)人。九岁出家,十五岁削发,二十岁遇长芦净照禅师。复谒宝峰湛堂准禅师、黄龙死心禅师。得法于圆悟克勤禅师。初住和州开圣禅院,后主彰教寺,迁住平江府虎丘寺。为南岳下十五世。高宗绍兴六年卒,年六十。事见徐林撰塔铭(《续藏经·虎丘绍隆禅师语录》附),《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二有传。今录诗三十二首。
猜你喜欢

竹枝歌上姚毅夫·其一

秋月亭亭扬明辉,浮云一点天上飞,欻忽回阴雨四垂。

人生万事亦尔为,今不行乐待何时。

(0)

寄题江陵李潜道钓矶

严陵避世士,四海一钓矶。

三聘非其心,独采富春薇。

蒙城有静者,白首卧荆扉。

筑台俯溪鸟,默玩道心微。

箕踞谢官长,把竿忘是非。

少年词赋场,秉笔落珠玑。

投老漫假板,长啸却南归。

缅怀直钩理,濯发待日晞。

贫贱得肆志,富贵多危机。

(0)

伯时三马图

从来画马称神妙,至今只说江都王。

将军曹霸实仲季,沙苑丞辈犹诸郎。

龙眠老人亦画马,独与三子遥相望。

两马骈立真骕骦,一马脱去仍腾骧。

龙眠老人今则亡,呜呼三马谁平章。

北湖居士两鬓苍,初无长吉古锦囊。

饭豆不足将游梁,手持三马三太息,樯乌已复催船樯。

(0)

道乡赞二首·其二

昔时吏部侍郎,今日道乡居士。

毕竟这个是谁,一任更安名字。

(0)

就舜谐觅石

数峰寂寂卧苍苔,醉眼何曾略为开。

乞与茅檐淡相对,要令云雨出山来。

(0)

诗送晦叔先生·其四

一别相逢复几时,东西南北酒盈卮。

天机深远犹须决,莫便飞腾不我期。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