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峰寂寂卧苍苔,醉眼何曾略为开。
乞与茅檐淡相对,要令云雨出山来。
数峰寂寂卧苍苔,醉眼何曾略为开。
乞与茅檐淡相对,要令云雨出山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数峰寂寂卧苍苔”,以“寂寂”二字形容山峰的静默,加之“苍苔”的点缀,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醉眼何曾略为开”,仿佛诗人以醉眼观景,虽未完全清醒,却能捕捉到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后两句“乞与茅檐淡相对,要令云雨出山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他希望与简朴的茅屋相对,静静地等待着山中云雨的降临。这种期待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更蕴含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沧海起飞鸿,黄鹂语晓风。
山光城外内,水碧县西东。
胜事张灯复,良宵聚酺同。
三时闲节序,百戏走农工。
羔酒公庭献,金章彩服通。
韶华官柳绿,嘉燕烛花红。
永誉神明宰,遐龄鹤发翁。
大慈堪范俗,善事即移忠。
汉柱名方重,邭苗雨正融。
部人歌令德,矫首咏高崧。
与君父子交,骨肉兼朋友。
于君出处间,踌躇亦已久。
富贵非所欣,长贫难独守。
昂昂七尺躯,砚耕日糊口。
甘旨安所供,庭闱俱白首。
应举为文章,如狂逐日走。
空役一生心,岂足传身后。
既作献玉人,莫若求先剖。
庶几少息肩,馀力堪攻取。
君禀绝异姿,立行尤不苟。
在器为干将,在星为枢斗。
应机立能断,遇物操其纽。
以此驭世纷,艰钜复何有。
帝京英贤会,九垓共奔走。
方骋千里蹄,直抉开天手。
勉矣树令名,三立期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