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菽怡慈颜,万钟亦土苴。
时从班衣儿,蓺萱北堂下。
秾华夫岂少,爱此入风雅。
纷敷翠羽丛,绛英烂如赭。
诸孙绕银鹿,采摘动盈把。
谁言壶中春,在此眉寿斝。
水菽怡慈颜,万钟亦土苴。
时从班衣儿,蓺萱北堂下。
秾华夫岂少,爱此入风雅。
纷敷翠羽丛,绛英烂如赭。
诸孙绕银鹿,采摘动盈把。
谁言壶中春,在此眉寿斝。
这首诗描绘了萱草在家庭生活中的温馨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萱草在北堂下的生长,以及它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通过“水菽怡慈颜,万钟亦土苴”两句,诗人将萱草与家庭的幸福和谐相联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赞美和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
“时从班衣儿,蓽萱北堂下。”描述了孩子们围绕在萱草旁,与之共度时光的情景,充满了童真与欢乐。接着,“秾华夫岂少,爱此入风雅”,诗人表达了对萱草独特魅力的喜爱,认为它不仅美丽,更具有高雅的气质。
“纷敷翠羽丛,绛英烂如赭。”生动地描绘了萱草茂盛生长的景象,翠绿的叶子与鲜红的花朵交织在一起,色彩斑斓,充满生机。而“诸孙绕银鹿,采摘动盈把”则展现了家庭成员共同参与采摘萱草的温馨画面,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亲密。
最后,“谁言壶中春,在此眉寿斝。”诗人巧妙地将萱草与长寿联系起来,暗示了萱草不仅美化环境,还能带来吉祥与祝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深深祝福。
整首诗通过萱草这一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了家庭情感、生活哲理与自然美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甘霖霁颓阳,屐齿未云惫。
雉堞纷四环,瞻瞩随所届。
差鳞市廛胪,陟足泉石怪。
仰看山果垂,侧听林禽话。
纡行转陂陀,十笏画境界。
明明谢公池,源流汇众派。
堤柳碧尚鲜,涧荷红未败。
依然春草塘,茏葱恍披薤。
想其下笔时,同心磁取芥。
一蓼忽千秋,诗成喜清快。
亭台渺云烟,林峦俨图画。
平生仰止心,于兹泯介介。
惜哉谢客岩,未展石丈拜。
行行语仆夫,明发途当戒。
神龙不腾霄,恋此岩壑美。
重冈掩幽邃,去郭才数里。
仄径缘鼪鼯,攀萝上寻咫。
绀宫嵌虚崖,浓绿抱窗几。
炎暑到门尽,禅房气如水。
风从山顶来,吹落高松子。
老僧寡酬答,趺坐苔壁倚。
游神出冥漠,视客等糠秕。
惟有蝉鸟声,时时聒人耳。
岩前碧潭净,倒影山翠洗。
抱珠睡何慵,投石下无底。
秋田望甘泽,我欲鞭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