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官秋晚谢迟回,林下斋扉不浪开。
顾我敢辞千古述,故人真为一峰来。
风流想见雷封下,消息通传雪浪堆。
明发仙舟闻解缆,屋乌情在莫频催。
儒官秋晚谢迟回,林下斋扉不浪开。
顾我敢辞千古述,故人真为一峰来。
风流想见雷封下,消息通传雪浪堆。
明发仙舟闻解缆,屋乌情在莫频催。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陈献章所作,题为《永丰刘景惠持吾亡友罗一峰事状来访白沙道其尊翁程乡宰肃庵愿友之意留余馆中数日赠以示诗》。诗中表达了对故友罗一峰的怀念以及对刘景惠来访的感激之情。诗人以儒官晚秋的形象自比,描绘了他深居简出的生活态度,斋门不轻易开启,显示出其专注学问和友情的珍贵。
"儒官秋晚谢迟回",描绘了儒者在秋意渐浓时,因沉思或事务繁忙而推迟归期的情景。"林下斋扉不浪开"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隐逸的生活方式,只有真正的朋友来访才会打开门扉。
"顾我敢辞千古述",诗人表示自己愿意讲述朋友的事迹,即使流传千秋万载也在所不惜,体现了对亡友的敬仰和纪念。"故人真为一峰来",将故友比作山峰,形象地表达了其崇高的人格魅力。
"风流想见雷封下,消息通传雪浪堆",通过比喻,赞美了罗一峰的才华横溢和影响力,如雷鸣般震撼人心,其事迹如雪浪般流传广泛。
最后两句"明发仙舟闻解缆,屋乌情在莫频催",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刘景惠共度更多时光,希望友谊不受时间催促,如同仙舟解缆般自由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故友的深情追忆,也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来访者的热情款待。
幽幽端溪石,来自佳人持。
相待三千年,所得非所期。
春风琢粹质,秋泉涌寒滋。
文增李杜壮,书助钟王宜。
闻昔初取时,千夫下岩陲。
坚锥启石矿,利刀斩荆藜。
镌锼后土閟,百丑得一奇。
点若鲁雊美,伏如虞鸡雌。
宜登白玉堂,黄麻照春姿。
发挥四海治,润洽万姓私。
谟希禹皋懿,诰逸周召规。
胡为到穷谷,一落不可追。
饥吟腊雪冻,病哦春日迟。
蹇蹇涓滴润,不能沾砚湄。
生从嘉兴学,江汉驱文辞。
钜册传群理,三读为叹咨。
砚磨不自宝,乃以赠所知。
愧我无所用,藏之如镇圭。
儒官如蔗杪,妄意近佳境。
亦知嗜习累,诳俗示隽永。
堂堂道心翁,学道倚袖领。
摛词屈邹枚,讲道来华邴。
盛世擅场屋,金石出欬謦。
东家升仙子,往往尽馀鼎。
空山三十年,华发忽垂顶。
春风八极意,独立修竹影。
一官岂足偿,跋涉压崇岭。
五陵多少年,冰雪照清炯。
杨花鸟语乱,走马出三省。
古来天地间,此事从耿耿。
南中少人事,山水清可咏。
岁晚不负君,梅雪三百顷。
金张贵朝廷,卫霍列茅社。
奴隶凌虹霓,亲戚折五霸。
斗鸡驰鄠杜,射虎宿浐灞。
意气骄盛时,咳唾有光价。
相如涤器夫,万里驰驷马。
买臣最微贱,怀绶出邸舍。
贤愚何必齐,时至俱气化。
岂无单綀士,叩角五陵夜。
太史重成名,寂寞千秋下。
东风吹浪翻平林,吴江咫尺移春阴。
牧童晓出不知雨,日暮归去清溪深。
一童驱牛涉古岸,草烟惨澹迷目观。
双蹄涌出层水间,苍峡蹴翻石云断。
一童踞策溪中流,溪风不动波悠悠。
恍然顾影惊自失,尚疑身跨苍龙游。
平澜远峰结寒色,至今宇宙留墨迹。
可怜三子人不识,我欲问之汉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