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篁竹中,濯足寒涧流。
太阳正徘徊,心与爽气游。
活活走龙鳞,锵锵韵天球。
于焉种荷花,遥剪西湖秋。
亦思百顷绿,薰风木兰舟。
青鸟去还来,白鱼沉更浮。
竹涧鱼鸟家,益觉吾庐幽。
散发篁竹中,濯足寒涧流。
太阳正徘徊,心与爽气游。
活活走龙鳞,锵锵韵天球。
于焉种荷花,遥剪西湖秋。
亦思百顷绿,薰风木兰舟。
青鸟去还来,白鱼沉更浮。
竹涧鱼鸟家,益觉吾庐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林景象,诗人在篁竹丛中散步,脚濯溪流之水。太阳照耀,心灵与清新的气息共游。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活活走龙鳞,锵锵韵天球"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表达了竹子的生命力和它在风中的声音,如同龙鳞般生机勃勃,声音清脆,如同天上乐器一般悦耳。
诗人种植荷花于涧边,并遥想西湖秋景的意境。"亦思百顷绿,薰风木兰舟"则展现了对广阔青山绿水和风中的木兰香气的向往,以及希望乘舟游弋其间。
接下来的两句"青鸟去还来,白鱼沉更浮"描绘了自然界中生物的活跃场景,青鸟在空中自由飞翔,而白鱼则在水中沉浮自如。
最后,诗人感受到了竹涧之美,使自己的居所显得更加幽静。全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以及追求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菊学人慵,花欺黛褪,洗妆无力。
瘦减春娇,曾窥镜中碧。
丝丝断柳,浑不似、弓弯颜色。私忆。
勾住病魂,断东风消息。小鸾砚侧。
颦役西风,春余恨轻别。阿郎替画,画个初三月。
黛语酒边飞到,恐有雁儿知得。
莫损他蛾翠,今夜月明霜白。
离合何常。记秋郊并骑,夜雨连床。
枯潭怀古柘,红树识严霜。时易得,意难忘。
便小别何妨。幸未惭乾坤俯仰,诗酒徜徉。
衰容未许端相。只书城偃蹇,袖墨淋浪。
功名怜蚁穴,心事托鲈乡。凭省识,漫思量。
倩谁与平章。且任伊十年幽恨,一曲微茫。
最清楚长亭官道,十里西风,一鞭残照。
容易天涯,来时南浦暗芳草。
如今攀折,更一半霜推掉。
黄到不成丝,能挂得斜阳多少。潦倒。
记听莺筑馆,烟雨暗堤春老。
妆楼梦断,正新雁一声过了。
千万点马上关山,带残月开门行早。
空写尽江潭,独自相思人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