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里春深,羡柳浪、层层如涨。
更喜得、敝庐容膝,南窗无恙。
独酌好谋形影共,高眠也自羲皇上。
顾床头、藤笠与椰瓢,幽人饷。清溪侧,看鱼漾。
远村外,听樵唱。况桃花堪饭,松花堪酿。
自课织帘还有手,便从荷蓧非无杖。
算吾生、约略可描摹,山居状。
栗里春深,羡柳浪、层层如涨。
更喜得、敝庐容膝,南窗无恙。
独酌好谋形影共,高眠也自羲皇上。
顾床头、藤笠与椰瓢,幽人饷。清溪侧,看鱼漾。
远村外,听樵唱。况桃花堪饭,松花堪酿。
自课织帘还有手,便从荷蓧非无杖。
算吾生、约略可描摹,山居状。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深入栗里的景象,繁茂的柳树如波浪般层层叠叠,诗人寓居的简陋小屋虽朴素,但南窗明亮,生活宁静。他独自饮酒,享受着与身影相伴的时光,甚至觉得自己的心境超脱至伏羲氏的时代。床头摆放的藤笠和椰瓢,是隐士馈赠的礼物,增添了生活的趣味。
在清溪边,诗人欣赏着鱼儿游弋,远处村庄传来樵夫的歌声,桃花和松花的美景更添诗意。他自给自足,编织帘子,手持竹杖,过着田园生活。诗人感慨,这样的生活虽然简朴,却足以勾勒出一幅山居生活的画卷。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
繁台十月寒飕飗,置酒共祖南阳侯。
九士一客相献酬,皆言南阳山水幽。
菊泉酿酒不论石,土酥醍醐出肥牛。
使君楼前橘柚古,丞相堂下蒲莲稠。
夜燃蜡炬宾醉舞,春风攲眠百花洲。
各持一觞劝公饮,此行乐矣公何求。
我独倚杖商声讴,此公人间第一流。
方今群贤从法驾,金狨塞路嘶骅骝。
独令此公守一州,临分慷慨泪莫收。
南阳南阳乐复乐,归来归来无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