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黎太监永思诗》
《黎太监永思诗》全文
明 / 罗玘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大家东征逐子回,子如从龙母当来。

龙飞在天随百雷,蟒衣玉带晏清陪。

有羹可遗荅涓埃,高凉墓水黄猿哀。

谷异死同趋夜台,慈乌哑哑伤痛哉。

负土封丘如黄能,长楸森森手自栽。

寺人孟子心未灰,凡百君子诗可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黎太监的永思之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黎太监生前事迹的追忆与怀念。诗中运用了龙、蟒、雷、玉带、高凉墓水、黄猿、谷异、夜台、慈乌、负土、长楸、寺人孟子等形象,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场景,同时也融入了个人情感的抒发。

首句“大家东征逐子回,子如从龙母当来”,以“大家”代表黎太监的追随者,形象地描绘了黎太监东征西讨的壮阔场面,同时暗示了其子或重要人物的归来,预示着某种重要的事件或转折。

“龙飞在天随百雷,蟒衣玉带晏清陪”,通过“龙飞在天”象征黎太监的显赫地位和影响力,“百雷”则增加了场面的壮观感,而“蟒衣玉带”则是古代高级官员的服饰,显示了黎太监的尊贵身份。“晏清陪”则可能指黎太监身边围绕着众多的忠诚之士,共同维护他的威望和地位。

“有羹可遗荅涓埃,高凉墓水黄猿哀”,这里使用了“羹”、“涓埃”等词,可能是指黎太监生前的恩泽和贡献,以及死后人们对他怀念之情的表达。高凉墓水和黄猿的哀鸣,则是通过自然界的哀悼,进一步强化了对黎太监去世的悲痛之情。

“谷异死同趋夜台,慈乌哑哑伤痛哉”,“谷异”可能指的是不同的人或事物,而“趋夜台”则暗示了共同走向死亡的命运。慈乌的哀鸣,再次强调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负土封丘如黄能,长楸森森手自栽”,“负土封丘”描述了为黎太监建造陵墓的过程,而“黄能”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述,强调了陵墓的庄重与宏伟。长楸的“森森”则描绘了陵园的庄严气氛,而“手自栽”则体现了黎太监生前的亲力亲为,以及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寺人孟子心未灰,凡百君子诗可裁”,最后两句提到寺人孟子(可能是指诗人或记录者)的心中对黎太监的怀念并未消散,表达了对黎太监的深切怀念之情,并暗示了后人可以通过诗歌来铭记和传承黎太监的事迹和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黎太监生前事迹的追忆和对逝去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与怀念。

作者介绍

罗玘
朝代:明

罗玘(1447年-1519年)字景鸣,号圭峰,学者称圭峰先生。江西南城睦安乡磁圭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乡试第一第二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进侍读。著有《圭峰文集》《续集》《类说》《圭峰奏议》等。
猜你喜欢

沁园春 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云亡。
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
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
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0)

宫籍监

壁间颇自有龙蛇,元是谁人小住家。
不似为囚似为客,倚窗望断暮天涯。

(0)

杜架阁

仗节辞王室,悠悠万里辕。
诸君皆雨别,一士独星言。
啼鸟乱人意,落花销客魂。
东坡爱巢谷,颇恨晚登门。

(0)

端午感兴

千金铸镜百神愁,功与当年禹服侔。
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

(0)

固陵道中三首

九天云下垂,一雨作秋色。
尘埃化泥涂,原野转萧瑟。
十里一双堠,狐兔卧荆棘。
见说数年来,中州乍苏息。

(0)

山中呈聂心远诸客

谁入山来问野舟,一篙花外渡深流。
小颦风树蹁跹鹤,浅约湍沙浩荡鸥。
湖上有时思洛社,人间何处不滁州。
徘徊才是黄昏候,短笛先催月上楼。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