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萱荣为张经载题》
《萱荣为张经载题》全文
明 / 罗玘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渝水赴海易,渝船上滩难。

母心如孤船,遭孀险于滩。

凿凿石齿隙,如雷向奔湍。

一息生死隔,谁谓天地宽。

乳哺各鼎鼎,而今生羽翰。

上摩九万里,母老心更安。

白昼北堂㵾,闯然入玄冠。

树旄塞前途,白马黄金鞍。

匍匐走舍儿,邻人越墙看。

致词谢邻人,吾亦谏诤官。

三岁不见母,初辞五云端。

起舞为母寿,儿不饥不寒。

儿腹有至宝,其名为琅玕。

愿言献天子,功名良不刊。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母爱的伟大与艰辛,以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与挑战。诗人通过“渝水赴海易,渝船上滩难”开篇,巧妙地将母爱比作船只在险滩上的航行,形象地表达了母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不易与危险。

“凿凿石齿隙,如雷向奔湍”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如同巨石间的缝隙,又如雷鸣般的急流,暗示了母亲在面对这些困难时的坚韧与勇敢。

“一息生死隔,谁谓天地宽”则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宝贵,以及母爱的深沉与无边,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母亲的心也始终紧紧相连,仿佛天地间最宽广的力量。

“乳哺各鼎鼎,而今生羽翰。上摩九万里,母老心更安”展现了孩子从婴儿成长为拥有翅膀、翱翔天际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母亲在看到孩子独立与成长后的安心与满足。

“白昼北堂㵾,闯然入玄冠。树旄塞前途,白马黄金鞍”描绘了孩子成年后步入社会,肩负重任的情景,母亲虽已年老,但内心依然充满欣慰与自豪。

“匍匐走舍儿,邻人越墙看。致词谢邻人,吾亦谏诤官”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支持与鼓励,即使在孩子离开家后,母亲仍以自己的方式关注并为孩子加油。

“三岁不见母,初辞五云端。起舞为母寿,儿不饥不寒”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激之情,即使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心中仍挂念着母亲的健康与幸福。

“儿腹有至宝,其名为琅玕。愿言献天子,功名良不刊”则是孩子对未来的期许与决心,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能为国家做出贡献,让母亲为之骄傲。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深刻地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子女成长的艰辛,以及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作者介绍

罗玘
朝代:明

罗玘(1447年-1519年)字景鸣,号圭峰,学者称圭峰先生。江西南城睦安乡磁圭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乡试第一第二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进侍读。著有《圭峰文集》《续集》《类说》《圭峰奏议》等。
猜你喜欢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三

惹恨光阴晦复明,郎边日月岂无情。

曾闻宦路新来险,不愿君名草率成。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二

送君时节水平堤,见说江南雨正凄。

琴未出门弦已缓,枉将离泪向郎啼。

(0)

关河梗后草初肥,开遍桃花始见飞。

异国有巢终是客,故乡无主亦思归。

谁怜烟雨身空瘦,应悔呢喃舌已非。

一自朱楼人薄倖,几回春梦断乌衣。

(0)

月萧步

经始蜗牛庐,忽尔作遐想。

磊石入深松,飞栈横天上。

停策憩危栏,云霞自摩荡。

远眺山花红,回睇华轩敞。

松风奏笙簧,微月流清响。

手把离骚经,自署茜园长。

(0)

东林寺

石桥路转虎溪流,古寺江天物外幽。

清梵每传云壑响,长林不锁篆烟浮。

白莲香断陶潜社,明月寒生庾公楼。

邀瀑扪萝无已日,僧归岳顶问重游。

(0)

阴那灵雨

古刹岧峣翠巘重,飞湮挟雨锁芙蓉。

云柯忽动千峰梵,石鏬争鸣万壑钟。

禅磬数声清客梦,佛灯孤照印空宗。

胜游休讶山灵妒,簇簇膏□到处逢。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