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始蜗牛庐,忽尔作遐想。
磊石入深松,飞栈横天上。
停策憩危栏,云霞自摩荡。
远眺山花红,回睇华轩敞。
松风奏笙簧,微月流清响。
手把离骚经,自署茜园长。
经始蜗牛庐,忽尔作遐想。
磊石入深松,飞栈横天上。
停策憩危栏,云霞自摩荡。
远眺山花红,回睇华轩敞。
松风奏笙簧,微月流清响。
手把离骚经,自署茜园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在蜗牛庐中,思绪飘渺,仿佛置身于深邃的松林与高耸的栈道之上。他停下脚步,倚靠在危险的栏杆旁,任由云霞自由地摩荡。远处山花绽放,展现出一片红艳,而回望之处,华美的轩阁宽敞明亮。松林中的风声如同吹奏着笙簧,微月洒下清亮的声响。诗人手中紧握《离骚》一书,自称为茜园之长,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自我陶醉的情怀。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诗人内心的独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深松”、“飞栈”、“云霞”、“山花”、“松风”、“微月”,以及“离骚”这一古典文学的象征,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诗人的形象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拒霜一树碧丛丛,两色花开迥不同。
疑是酒边西子在,半醒半醉立西风。
官事何曾晓,閒名苦要签。
大书公吏恐,直语众人嫌。
俸少贫如故,医慵病却添。
秋风墙下菊,相对忆陶潜。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闲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灵泉在天半,狂波不能侵。
神蛟穴其中,渴虎不敢临。
隐照涵秋碧,泓然一勺深。
游润腾龙飞,散作三日霖。
天造岂无意,神化安可寻。
挹之如醍醐,尽得清凉心。
闻之异丝竹,不含哀乐音。
月好群籁息,涓涓度前林。
子晋罢云笙,伯牙收玉琴。
徘徊不拟去,复发沧浪吟。
乃云尧汤岁,盈盈常若今。
万里江海源,千秋松桂阴。
兹焉如有价,北斗量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