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种玉芝,耕得紫玻璃。
磨出海鲸血,凿成天马蹄。
润应通月窟,洗合就云溪。
常恐魍魉夺,山行亦自携。
仙翁种玉芝,耕得紫玻璃。
磨出海鲸血,凿成天马蹄。
润应通月窟,洗合就云溪。
常恐魍魉夺,山行亦自携。
这首诗名为《端砚铭》,作者是宋代的郑魁。诗中以仙翁种植玉芝的神话传说为背景,描述了端砚的制作过程。"耕得紫玻璃"形象地描绘了砚石的珍贵和色泽,"磨出海鲸血,凿成天马蹄"则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砚石经过精细打磨后的质感和形状,犹如海鲸之血和天马之蹄般生动。"润应通月窟,洗合就云溪"进一步强调砚台的温润和灵性,仿佛能通达月亮之府,洗涤心灵如云溪般清澈。最后两句"常恐魍魉夺,山行亦自携"表达了对砚台的珍视,担心被邪魔抢走,因此即使在山行也要随身携带,体现了主人对砚台的深情厚意和高雅情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梦觉钟鱼清,褰裳月在栋。
盥濯辞精庐,山僧出林送。
苔衣润芒屩,昨宵知露重。
乱泉听乍失,溪涧涩馀冻。
石骨生清凉,逼人寒欲中。
日出照幽谷,山鸟发新哢。
微风荡空翠,流云散岩洞。
永怀煨芋者,隔岫闻清诵,
新安僻一隅,崖谷莽相围。
寒雨度翚岭,悄然徒御悲。
匪悲道路险,疲氓寒无衣。
祗役我之分,劳民毋乃非。
既不能重趼,复不奋翅飞。
民劳岂得已,王程不可违。
酬民以价直,几为吏橐肥。
诘问得其情,惩吏乃用威。
疲氓感我意,绕座涕洒挥。
民情大可见,岂愿咸其腓。
劳劳道路间,志在救朝饥。
饥寒苟不恤,焉用长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