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李季龙希膺·其三》
《次韵李季龙希膺·其三》全文
清 / 曾广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乍骋兰筋上九崃,各分军寄拥群材。

本期决战临丹浦,谁遣沈枪卧绿苔。

辽海风尘归皂帽,巴陵祠庙锁烟煤。

莫言厝火为安策,烽照甘泉正劫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与复杂情感,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首句“乍骋兰筋上九崃”,以“兰筋”象征战士的勇猛与坚韧,将他们置于高峻的九崃之上,展现战场的壮阔与挑战。接着,“各分军寄拥群材”描绘了军队的组织与协同,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本期决战临丹浦,谁遣沈枪卧绿苔。”这两句转折,从战前的准备与期待转向对战争结果的思考。丹浦可能象征着决战之地,而“沈枪卧绿苔”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即使在胜利之后,也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伤痕。

“辽海风尘归皂帽,巴陵祠庙锁烟煤。”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将战场的冲突与历史的变迁联系起来。辽海与巴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而“皂帽”与“烟煤”则可能是对战争中牺牲者的纪念,或是对历史记忆的沉思。

最后,“莫言厝火为安策,烽照甘泉正劫灰。”这两句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破坏的反思。诗人提醒人们,不能仅以暂时的安定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因为战争留下的创伤是长久的,需要时间和努力来修复。烽火连天的景象与甘泉的劫灰,形象地展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作者介绍

曾广钧
朝代:清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猜你喜欢

万年欢.和梅溪春思

老厌寻春,乍开帘、絮飞惊似春雪。

向晚行沽村市,酒颜朱发。

醉想当年艳侣,镜里扫、蛾眉奇绝。

丹青便、画出崔徽,尽输柔靥丰骨。罗衣旧香渐歇。

怕弦中怨语,犹道轻别。剪破同心,留赠更有何物。

游女郊原趁步,恨不见、芳尘生袜。

佳期盼、几夕团圞,半钩才吐新月。

(0)

酒泉子.题张子靖扇头墨梅

梅蕊破春。斜影画屏风上。月熹微,烟荡漾。最愁人。

惜花应是感芳辰。移向扇中描得。碾金泥,匀黛墨。

写真真。

(0)

忆秦娥.七夕

生微凉。纤云不掩银河光。银河光。

乘槎飞渡,休叹无梁。千秋牛女恩情长。

人天有愿终须偿。终须偿。天孙自嫁,云锦为裳。

(0)

点绛唇

花外层阴,夜来尽化高唐雨。楚腰翾举。

轻似枝头絮。一呷琼浆,后会知何处。空延伫。

助人悽苦。楼上三通鼓。

(0)

锦园春.元夕雨止,仍不见月

素娥初沐。仍风鬟乱裹,未忺妆束。

却恨开筵,费今宵镫烛。霓裳舞曲。

忍孤负、众仙芳躅。绣枕新啼,银屏旧影,西楼人独。

(0)

泛兰舟.和梅苑

梅实青垂篱落。小桥横溪汋。

傍溪燕燕来时,谁把信音托。

辽野烟低,疏枝月澹,凄然凝望,肠断黄昏高阁。

下罗幕,孤枕暗眠,新词追咏故人作。

雅艳恰近天真,争识旧情薄。

流泪交颐,荏苒梦回,沈吟无语,且将粉痕轻掠。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