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厌寻春,乍开帘、絮飞惊似春雪。
向晚行沽村市,酒颜朱发。
醉想当年艳侣,镜里扫、蛾眉奇绝。
丹青便、画出崔徽,尽输柔靥丰骨。罗衣旧香渐歇。
怕弦中怨语,犹道轻别。剪破同心,留赠更有何物。
游女郊原趁步,恨不见、芳尘生袜。
佳期盼、几夕团圞,半钩才吐新月。
老厌寻春,乍开帘、絮飞惊似春雪。
向晚行沽村市,酒颜朱发。
醉想当年艳侣,镜里扫、蛾眉奇绝。
丹青便、画出崔徽,尽输柔靥丰骨。罗衣旧香渐歇。
怕弦中怨语,犹道轻别。剪破同心,留赠更有何物。
游女郊原趁步,恨不见、芳尘生袜。
佳期盼、几夕团圞,半钩才吐新月。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怀旧的画面。开篇“老厌寻春,乍开帘、絮飞惊似春雪”,通过“老厌”表达词人对春意阑珊的感慨,而“絮飞惊似春雪”则生动地描绘了柳絮飘飞的场景,如同春雪般清新而短暂。
接着,“向晚行沽村市,酒颜朱发”描绘了词人在傍晚时分漫步于乡村集市,饮酒自娱,脸上微醺,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时光。“醉想当年艳侣,镜里扫、蛾眉奇绝”,回忆起往昔与美人的甜蜜,词人感叹镜中的容颜虽已改变,但记忆中的她依然美丽动人。
“丹青便、画出崔徽,尽输柔靥丰骨”运用崔徽典故,赞美女子的美貌,即使再高超的画技也无法完全捕捉她的韵味。下半部分,词人借衣物的香气消散,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伤,“怕弦中怨语,犹道轻别”,暗示着琴声中可能蕴含着深深的遗憾和责备。
“剪破同心,留赠更有何物”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珍视,即使只剩下破碎的记忆,也希望能留下些什么。结尾处,“游女郊原趁步,恨不见、芳尘生袜”,描绘了词人想象中的女子在郊外漫步,却未能再见其踪影,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佳期盼、几夕团圞,半钩才吐新月”,以月升为喻,寄托了词人对重逢的期待,以及对团圆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和对往昔恋情的追忆,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执着。
我与真歇师,同年五十八。
对之意颓然,百事付华发。
买舟系篱傍,一日来告别。
挽之不肯留,径山演法切。
佛法果何如,请师为指诀。
俯首无一言,苦欲相泯灭。
余漫述所闻,此法本无缺。
山河连大地,鸟兽暨鱼鳖。
微至一蠛蠓,中含大千阔。
试即此身求,万象皆森列。
声色臭味等,六根能剖决。
阿谁使之然,未可计巧拙。
盍亦返故乡,子细自披抉。
当有无价珍,终身用不彻。
胡为浪驰走,千里访名刹。
环立广坐下,觑人摇辅颊。
譬如坐海底,巨浸从头没。
反问岸上人,觅水济我渴。
师闻抵掌笑,却道我饶舌。
径山堂未开,居士法先说。
儒生玩韦编,贝叶师所阅。
两家相诟病,久矣互侵伐。
孰如吾二人,一见意轩豁。
纵谈这个事,回出言词末。
古人知造车,不较出门辙。
看谁到长安,宁论胡与粤。
因书问答语,聊以赠真歇。
去去亦何之,千水涵一月。
《送真歇禅师》【宋·林季仲】我与真歇师,同年五十八。对之意颓然,百事付华发。买舟系篱傍,一日来告别。挽之不肯留,径山演法切。佛法果何如,请师为指诀。俯首无一言,苦欲相泯灭。余漫述所闻,此法本无缺。山河连大地,鸟兽暨鱼鳖。微至一蠛蠓,中含大千阔。试即此身求,万象皆森列。声色臭味等,六根能剖决。阿谁使之然,未可计巧拙。盍亦返故乡,子细自披抉。当有无价珍,终身用不彻。胡为浪驰走,千里访名刹。环立广坐下,觑人摇辅颊。譬如坐海底,巨浸从头没。反问岸上人,觅水济我渴。师闻抵掌笑,却道我饶舌。径山堂未开,居士法先说。儒生玩韦编,贝叶师所阅。两家相诟病,久矣互侵伐。孰如吾二人,一见意轩豁。纵谈这个事,回出言词末。古人知造车,不较出门辙。看谁到长安,宁论胡与粤。因书问答语,聊以赠真歇。去去亦何之,千水涵一月。
https://shici.929r.com/shici/785mT.html
太行有盘谷,隐者所翱翔,丈夫行世,磊磊落落信行藏。
遇则声名利泽,不遇采山钓水,何似两俱忘。
谁解盘中趣,与酒为歌章。问何如,盘之乐,乐无央。
远驱虎豹,蛟龙于此亦潜藏。
盘土可耕可稼,盘水可沿可濯,饮食寿而康。
膏车秣吾马,从子以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