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真歇禅师》
《送真歇禅师》全文
宋 / 林季仲   形式: 古风

我与真歇师,同年五十八。

对之意颓然,百事付华发。

买舟系篱傍,一日来告别。

挽之不肯留,径山演法切。

佛法果何如,请师为指诀。

俯首无一言,苦欲相泯灭。

余漫述所闻,此法本无缺。

山河连大地,鸟兽暨鱼鳖。

微至一蠛蠓,中含大千阔。

试即此身求,万象皆森列。

声色臭味等,六根能剖决。

阿谁使之然,未可计巧拙。

盍亦返故乡,子细自披抉。

当有无价珍,终身用不彻。

胡为浪驰走,千里访名刹。

环立广坐下,觑人摇辅颊。

譬如坐海底,巨浸从头没。

反问岸上人,觅水济我渴。

师闻抵掌笑,却道我饶舌。

径山堂未开,居士法先说。

儒生玩韦编,贝叶师所阅。

两家相诟病,久矣互侵伐。

孰如吾二人,一见意轩豁。

纵谈这个事,回出言词末。

古人知造车,不较出门辙。

看谁到长安,宁论胡与粤。

因书问答语,聊以赠真歇。

去去亦何之,千水涵一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ēnxiēchánshī
sòng / línzhòng

zhēnxiēshītóngniánshí

duìzhījìngtuíránbǎishìhuá

mǎizhōubàngláigàobié

wǎnzhīkěnliújìngshānyǎnqiè

guǒqǐngshīwèizhǐjué

shǒuyánxiāngmǐnmiè

mànshùsuǒwénběnquē

shānliánniǎoshòubiē

chōuzhìmièměngzhōnghánqiānkuò

shìshēnqiúwànxiàngjiēsēnliè

shēngchòuwèiděngliùgēnnéngpōujué

āshuí使shǐzhīránwèiqiǎozhuō

fǎnxiāngjué

dāngyǒujiàzhēnzhōngshēnyòngchè

wèilàngchízǒuqiān访fǎngmíngchà

huán广guǎngzuòxiàrényáojiá

zuòhǎijìncóngtóuméi

fǎnwènànshàngrénshuǐ

shīwénzhǎngxiàoquèdàoráoshé

jìngshāntángwèikāishìxiānshuō

shēngwánwéibiānbèishīsuǒyuè

liǎngjiāxiānggòubìngjiǔqīn

shúèrrénjiànxuānhuō

zòngtánzhèshìhuíchūyán

rénzhīzàochē
jiàochūménzhé

kànshuídàochángānnínglùnyuè

yīnshūwènliáozèngzhēnxiē

zhīqiānshuǐhányuè

注释
颓然:形容心境衰落。
华发:白发,代指年老。
径山:地名,佛教圣地。
指诀:指点关键或秘诀。
剖决:分辨、解决。
韦编:古代书籍用牛皮绳编联,借指儒家经典。
贝叶:古印度用贝多树叶写经,佛教经典。
诟病:指责、批评。
轩豁:开阔、豁达。
造车:比喻创造事物。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泛指重要城市。
翻译
我和真歇法师,同年都五十八。
面对他的心境已颓然,万事都交付白发。
买舟停靠在篱笆旁,一日来向他告别。
我挽留他,但他坚决要走,径山的佛法他深感重要。
佛法究竟如何,请法师指点迷津。
我低头无言,只愿佛法能消除我们的分歧。
我随意讲述所听闻的佛法,其实它本无缺失。
山河连通大地,鸟兽鱼鳖共同存在。
微小如蚊蝇,其中蕴含着广阔的世界。
尝试从自身寻找,万物森罗陈列眼前。
声色香味触法,六根都能分辨。
是谁造成这一切,无法衡量智愚。
为何不返回故乡,仔细探索佛法真谛。
那里必有无价之宝,一生受用不尽。
为何我四处奔波,千里迢迢寻访名寺。
我在大殿四周环顾,人们摇头晃脑。
如同坐在海底,被深深淹没。
我反问岸上的人,寻求解渴的水源。
法师闻言大笑,说我多嘴。
径山堂还未开放,居士你先讲佛法。
读书人研读经书,法师则研习贝叶经。
两派长久争斗,互相攻击。
我们两人却不同,一见如故,心意开朗。
尽管谈论此事,最终言语归于平淡。
古人造车,不拘泥于形式,只关注实际。
不论走到哪里,长安胡粤皆可,何必区分。
以此书信交流,姑且赠予真歇法师。
你要去哪里,千条江水映照一轮明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季仲送给他的朋友真歇禅师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与禅师深厚的友情以及对佛法的理解。诗中提到诗人与禅师同年五十八,感叹时光流逝,将世事托付于白发。他们一同乘舟告别,禅师决心前往径山修行,诗人询问佛法的真谛,但禅师沉默不语,暗示答案在内心领悟。

诗人认为佛法无所不在,即使是微小的生物也蕴含着宇宙的广大。他鼓励禅师返回故乡,深入自我探索,因为佛法的宝藏无价且无穷。诗人批评了儒家与佛教之间的争斗,强调两人之间的心灵相通和见解开阔。他们讨论佛法时,不拘泥于形式,如同古人造车,注重实质而非外在表现。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去向,如同千条水流汇入一轮明月,寓意着各自的人生旅程。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作者介绍
林季仲

林季仲
朝代:宋

林季仲[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在世。喜为诗,语佳而意新。宣和中进士。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以直秘阁奉嗣。季仲著有竹轩杂著十五卷,今存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李白玩月图

春池细雨柳纤纤,手倦挥毫日上帘。

想得停杯江海夜,月明照见水晶盐。

(0)

九日宴盛唐门

今日良宴集,玉帐设金悬。

宾称此嘉辰,令德应重乾。

凄凄秋阳升,湛湛江景鲜。

西驰三澨津,东瞻九华山。

文湍带粉堞,卿云覆綵旃。

清歌送银爵,泛此秋花妍。

嗟予远征人,别家今四年。

采薇夜归戍,操筑朝治垣。

微此一日欢,苦辛良可怜。

中觞感前谍,抚运当泰年。

燔柴盛唐郡,泛舟枞江前。

临川射长蛟,雄风推八埏。

竖儒缪从役,任重力乃绵。

武功既无成,文德何由宣。

微勋傥有济,敢愧鲁仲连。

(0)

卫将军玉印歌

武皇雄略吞八荒,将军分道出朔方。

甘泉论功谁第一?将军金印照白日。

尚方宝玉将作匠,别刻姓名示殊赏。

蟠螭交纽古篆文,太常钟鼎旌奇勋。

君不见祁连山下战骨深,中原父老泪满襟。

卫后废殂太子死,茂陵落日秋风起。

天荒地老故物存,摩挲断文吊英魂。

(0)

题城西书舍次韵

自笑茅檐多野意,水边栽柳翠成堆。

鹤因无恙老犹健,燕若有情贫亦来。

曲径斜穿花影入,小池低傍竹阴开。

故人有意能相访,细啜茶瓯当酒杯。

(0)

渊明

郑声与雅乐,今我并无弦。

尚不归莲社,谁能爱秫田。

青山栗里宅,白发义熙年。

嵇阮能逃世,终非出自然。

(0)

苦旱行三首·其三

吴乡白波田作湖,越乡赤日溪潭枯。

衾绸不换一斗米,细民食贫衾已无。

连艘积廪射厚利,乌乎此曹天不诛。

闻道闽中米价贱,南望梗塞悲长途。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