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土物熙怡,晴旭春和盎。
妙矣天一笑,条鬯被万象。
对时惟予职,体乾更予仿。
静实动之根,元者善之长。
试看造化功,夫何有偏党。
橐籥奉大圆,洞属悬日朗。
顾名每思义,敢曰恣偃仰。
润土物熙怡,晴旭春和盎。
妙矣天一笑,条鬯被万象。
对时惟予职,体乾更予仿。
静实动之根,元者善之长。
试看造化功,夫何有偏党。
橐籥奉大圆,洞属悬日朗。
顾名每思义,敢曰恣偃仰。
此诗《圆朗斋》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其内容深邃,寓意深远。
首句“润土物熙怡,晴旭春和盎”,描绘了一幅春日阳光普照,大地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润泽的土地上,各种生物都显得格外愉悦,晴朗的早晨,春意盎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着,“妙矣天一笑,条鬯被万象”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归结为“天一笑”的结果,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的和谐与统一。
“对时惟予职,体乾更予仿”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强调了在特定的时间内,自己应尽的职责是遵循自然法则,效仿天地之间的秩序。
“静实动之根,元者善之长”揭示了动静相生的道理,认为静是动的根本,而最初的、最根本的善则是所有事物发展的基础。
“试看造化功,夫何有偏党”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创造能力的赞叹,认为造物主的功绩是公正无私的,没有任何偏私或偏袒。
最后,“橐籥奉大圆,洞属悬日朗”描绘了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景象,橐籥(古代一种吹风的工具)象征着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动,大圆代表了宇宙的运行规律,而“洞属悬日朗”则描绘了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明亮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宇宙万物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