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前作意未尽更仿崔司勋体》
《前作意未尽更仿崔司勋体》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江流遥望古人去,谁使高楼名望江。

此楼千载几存毁,日日空江淘急泷。

西属延陵留片石,东封黄歇玷名邦。

摇情莫共烟波远,输与吴姬春酒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感慨,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自然的壮丽。诗人站在江边,遥望远处,似乎在追寻着古人的足迹,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

“江流遥望古人去”,开篇即以江水的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古人已逝,留下的是无尽的回忆与思考。“谁使高楼名望江”,高楼的存在,或许是为了纪念过往,或是为了眺望远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是否还能保持原有的意义?这句诗中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此楼千载几存毁,日日空江淘急泷”,高楼历经千年,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衰更迭,如今只能在空荡荡的江面上,见证着急流的冲击。这里不仅是在描述物理上的存在与消失,更是在探讨精神与文化的传承与消亡。

“西属延陵留片石,东封黄歇玷名邦”,这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延陵季子和黄歇。延陵季子以诚信著称,留下了一块石碑作为信物;黄歇则因功高盖主而受到指责。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名誉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人物行为后果的反思。

“摇情莫共烟波远,输与吴姬春酒缸”,最后两句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广阔无垠的江面,诗人的心绪随波逐流,难以自持。他羡慕那些能与春酒相伴、享受生活的人们,似乎在暗示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历史、个人情感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时期文人情怀的体现。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除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0)

始之宣城郡诗

下帷阙章句,高谈愧名理。

疏散谢公卿,萧条依掾吏。

簪发逢嘉惠,教义承君子。

心迹苦未并,忧欢将十祀。

幸沾云雨庆,方辔参多士。

振鹭徒追飞,群龙难隶齿。

烹鲜止贪兢,共治属廉耻。

伊余昧损益,何用只千里。

解剑北宫朝,息驾南川涘。

宁希广平咏,聊慕华阴市。

弃置宛洛游,多谢金门里。

招招漾轻楫,行行趋岩趾。

江海虽未从,山林于此始。

(0)

悲哉行

游客芳春林,春芳伤客心。

和风飞清响,鲜云垂薄阴。

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

翩翩鸣鸠羽,喈喈苍庚吟。

幽兰盈通谷,长秀被高岑。

女萝亦有托,蔓葛亦有寻。

伤哉客游士,忧思一何深。

目感随气草,耳悲咏时禽。

寤寐多远念,缅然若飞沈。

愿托归风响,寄言遗所钦。

(0)

三笑亭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0)

家塾联

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

(0)

江城子.夜雪

被池难熨夜寒生。梦初醒。小窗明。

看月开门、正待下阶庭。

吹下满天杨柳絮,黏翠袖,冷无声。

晓来不怕剪风轻。卷纱棂。拓银屏。

极目远山、遮却几分青。

层叠远山全不见,惟一抹、白云横。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