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相何曾似九畹,人云兰亦曰兰然。
拈来漫拟称名误,应是文殊示别传。
色相何曾似九畹,人云兰亦曰兰然。
拈来漫拟称名误,应是文殊示别传。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题为《金廷标秋英十二种(其一)文殊兰》。诗中以“色相何曾似九畹,人云兰亦曰兰然”开篇,巧妙地将文殊兰与兰花进行对比,指出文殊兰虽名为兰,但其色相却不同于传统兰花的九畹之色,以此表达对文殊兰独特魅力的赞赏。
接下来,“拈来漫拟称名误,应是文殊示别传”两句,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人们在尝试给文殊兰命名时可能产生的误会,暗示文殊兰之所以被赋予这一名称,或许正是为了传达其与众不同的特质和独特意义。整首诗通过对文殊兰特性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多样性的赞叹。
学诗如参禅,初不在言句。
伛偻巧承蜩,梓庆工削鐻。
借问孰师承,妙处应自悟。
向来大江西,洪徐暨韩吕。
山谷擅其宗,诸子为之辅。
短句与长篇,一一皆奇语。
卓尔自名家,无愧城南杜。
君诗亦可人,羞作女工蠹。
正临百尺竿,到此方进步。
我性文字空,志在学农圃。
老矣甘摧颓,肯复事雕组。
少读三百篇,每自叹无补。
一念绝邪思,得处忘我所。
学诗如参禅,无舍亦无取。
立雪谩齐要,断臂徒自苦。
君欲问活法,活法无觅处。
水西云北,记前回同载,高阳伴侣。
一色荷花香十里,偷把秋期频数。
脆管排云,轻桡喷雪,不信催诗雨。
碧筒呼酒,秀笺题遍新句。
谁念病损文园,岁华摇落,事与孤鸿去。
露井邀凉吹短发,梦入蘋洲菱浦。
暗草飞萤,乔枝翻鹊,看月山中住。
一声清唱,醉乡知有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