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残不杜鹃。雨昏烟澹落花前。
销魂时节又今年。
三月东风归似客,一江春水远于天。
更无人上木兰船。
何处春残不杜鹃。雨昏烟澹落花前。
销魂时节又今年。
三月东风归似客,一江春水远于天。
更无人上木兰船。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冯煦所作的《浣溪沙》。诗人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伤感的画面。"何处春残不杜鹃"开篇,暗示了春天即将逝去,而杜鹃鸟的啼声更是增添了离别的哀愁。"雨昏烟澹落花前"进一步渲染了暮春的凄迷氛围,雨中的落花显得更加凋零,令人触景生情。
"销魂时节又今年"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每年的这个季节都会勾起他深深的惆怅。接下来的"三月东风归似客",将东风比喻为归来的客人,寓言春天的离去,如同客人的告别,让人感到无奈和失落。"一江春水远于天"则通过江水的辽阔无边,象征着春天的遥远和不可及,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最后,"更无人上木兰船"以木兰舟的空寂无声,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也暗含了对往昔热闹或期待重逢的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春残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如梦的深深感叹。
少年不识事,落魄游韩魏。
珠轩流水车,玉勒浮云骑。
纵横意不一,然诺心无二。
白璧赠穰苴,黄金奉毛遂。
妙舞飘龙管,清歌吟凤吹。
三春小苑游,千日中山醉。
直言身可沈,谁论名与利。
依倚孟尝君,自知能市义。
王生今才子,时辈咸所仰。
何当见颜色,终日劳梦想。
驱车到关下,欲往阻河广。
满日徒春华,思君罢心赏。
开门见太华,朝日映高掌。
忽觉莲花峰,别来更如长。
无心顾微禄,有意在独往。
不负林中期,终当出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