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立簪缨底,平生耻自媒。
次山初漫仕,元亮即归来。
竟老金闺籍,虚缠蕙帐哀。
盛名知不朽,妙语写琼瑰。
玉立簪缨底,平生耻自媒。
次山初漫仕,元亮即归来。
竟老金闺籍,虚缠蕙帐哀。
盛名知不朽,妙语写琼瑰。
这首挽诗以“玉立簪缨底”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毛奉议的高洁品格与卓然风姿,仿佛他如同亭亭玉立的君子,站立于官场的顶端,却从不谄媚求取。接下来,“平生耻自媒”一句,直接点明了毛奉议一生坚守清高,不愿自我推销或讨好他人,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次山初漫仕,元亮即归来”,这里引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以及陶渊明的归隐生活,暗示毛奉议初入仕途,但最终选择了像陶渊明那样归隐,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竟老金闺籍,虚缠蕙帐哀”,这两句描述了毛奉议最终在官场上老去,但他的内心并未被尘世所累,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操。这里的“金闺籍”指代官场,“蕙帐”则象征着他的高尚情操和精神世界。最后一句“盛名知不朽,妙语写琼瑰”,表达了对毛奉议名声与才华永存的肯定,同时赞美了他的言辞如美玉般珍贵,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毛奉议一生的回顾,既赞扬了他的高风亮节,也表达了对其离世的深切哀悼,同时寄托了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敬仰。
别情何草草,倾盖苦不早。
暌违三十年,隔越万里道。
忆在东冈日,彬彬丽文藻。
子少我当壮,子壮我复老。
人生百年内,安得长美好。
故交曙星稀,先哲流电扫。
岂无杯中物,与子一倾倒。
昨游玄都观,共觅安期枣。
挂弓榑桑枝,洗剑沧海岛。
酒阑别我去,何以慰幽抱。
楚山郁丛丛,巴水深浩浩。
愿言崇令德,黄发永相保。
自惭孤陋资,落落素少偶。
缅怀骨肉亲,惟此知心友。
髫童藉师资,相期同白首。
论情漆在胶,谈道杵投臼。
死生成契阔,意气竟谁负。
今夕复何夕,重把平生手。
悲喜形笑谈,涕泗被唇口。
始欣情思真,稍悟永诀久。
蕉鹿既莫凭,壑舟去难守。
招䰟觅巫阳,孤月在钟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