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筵绿绕红围处,只这孩儿。两泪垂垂。
不忍教人遽别离。别离不作多时计,千日为期。
却恐归时。人道寻春已较迟。
饯筵绿绕红围处,只这孩儿。两泪垂垂。
不忍教人遽别离。别离不作多时计,千日为期。
却恐归时。人道寻春已较迟。
这首《采桑子·其二》是宋代词人郭应祥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情的送别场景。"饯筵绿绕红围处",以色彩鲜明的环境烘托出宴会的热闹与离别的凄凉,"只这孩儿,两泪垂垂",通过描绘孩子的眼泪,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情感的真挚。"不忍教人遽别离",直接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亲人的怜爱。
接下来的"别离不作多时计,千日为期",表达出词人对重逢的期待,希望短暂的分别不会太久。然而,"却恐归时,人道寻春已较迟",又流露出一丝担忧,担心当亲人归来时,春天已经过去,暗示了时光易逝和对相聚的渴望。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离别时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盼,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台地一年耕,可馀七年食。
寇乱继风灾,民间更萧索。
今岁大有秋,仓储补云亟。
谷贵虑民饥,谷贱农亦恻。
厉禁久不弛,乃利于奸墨。
徒有遏籴名,其实竟何益。
估客既空归,裹足此寥寂。
何如撙节之,一艘一百石。
穷年移不尽,农商惠我德。
幸与诸当途,从长一筹画。
李花十叶迎风僵,棋师索饭中书堂。
八关十六子谁氏,奔走朝士如驱羊。
河东才地本天赋,锐意功名偶涂附。
醉客未醒东方明,独惜清流非党锢。
罗池跌宕从粗官,蜑风瘴雨天漫漫。
衡湘南畔解文学,厥功不让潮州韩。
生不逢辰死威福,鹅山青青江水绿。
年年鸡卜舞山氓,听彻迎神送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