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万里堠,日日送远行。
轻车列千驷,骠骑悬双旌。
西出横门道,意气倾公卿。
铍戟夹左右,部曲联若星。
疾驱呼延塞,深入休屠城。
旄头无时落,边风旦暮惊。
刻功燕然石,受爵天子廷。
既获世间愿,复垂身后名。
借问毛锥子,区区何所营。
长安万里堠,日日送远行。
轻车列千驷,骠骑悬双旌。
西出横门道,意气倾公卿。
铍戟夹左右,部曲联若星。
疾驱呼延塞,深入休屠城。
旄头无时落,边风旦暮惊。
刻功燕然石,受爵天子廷。
既获世间愿,复垂身后名。
借问毛锥子,区区何所营。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长安送别场景,以边塞征伐为主题,展现了壮志豪情与功业追求。首句“长安万里堠,日日送远行”点出离别之频繁,显示出戍边将士的艰辛。接着,“轻车列千驷,骠骑悬双旌”描绘了军队阵容的壮观,显示出将领的威仪和士气高昂。
“西出横门道,意气倾公卿”写出了出征者的决心和影响,暗示着他们的英勇和影响力。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铍戟夹左右,部曲联若星”,形象地描绘了队伍的整齐与纪律严明。行军深入敌境,“疾驱呼延塞,深入休屠城”,表现出征途的艰难和决心。
“旄头无时落,边风旦暮惊”表达了边关环境的险恶和战士们随时准备战斗的心理状态。最后两句“刻功燕然石,受爵天子廷”,象征着战功卓著,将在燕然山刻下功绩,于朝廷接受封赏,体现了对功名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
结尾处,“既获世间愿,复垂身后名”,表达了诗人对实现生前愿望和留名青史的双重期待。最后一问“借问毛锥子,区区何所营”,以毛锥子(笔)自比,质问自己为何执着于文学创作,实际上是在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激昂,展现了胡翰作为元末明初文人对于边塞英雄气概的赞美和自我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