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山居杂感·其二十四》
《岁暮山居杂感·其二十四》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古道流泉侧,馡然草木香。

苔痕履宪耿,冰窦鹤踪光。

避俗移深广,无人行独梁。

明星三五嘒,衡宇永相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岁末山居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冬日的静谧与清幽。

首句“古道流泉侧”,点明了地点,古道旁流淌着泉水,为整幅画面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接着,“馡然草木香”一句,通过嗅觉感受,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自然香气的世界,草木的清香弥漫四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苔痕履宪耿,冰窦鹤踪光”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细节。苔藓在石头上留下痕迹,显得格外清晰,冰洞中鹤的足迹在阳光下闪烁,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痕迹。

“避俗移深广,无人行独梁”则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的心境。他选择居住在深山之中,远离人群,独自一人走过小桥,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明星三五嘒,衡宇永相望”以星空和房屋作为结尾,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寓意着诗人与自然界的永恒联系。夜空中星星闪烁,仿佛与远处的房屋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岁末山居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首夏万寿寺

胪唱应明日,驾还趁晓凉。

黍风轻递爽,麦露滟含光。

取便临香域,延禧备道场。

长河喜水足,遂泛溯游航。

(0)

横云堂放歌

今岁书堂初断手,颜以横云因兴偶。

却是往往叶嘉占,盛名难副兹诚副。

入夏云生每作风,已恐春膏或孤负。

昨夜浓阴喜达晨,急霔徐霏彻夕久。

横云今日信横云,配藜荟蔚滃户牖。

八伯兴歌迹漫希,一犁透润泽诚厚。

(0)

含峭居

一朵芙蓉上置居,骋怀游目总清舒。

黄庭设问为何境,不是弥罗即禹馀。

(0)

清凉石

清凉山里清凉石,恰似东坡凿井泉。

白足僧人冀檀施,鞠躬扛动表诚虔。

(0)

晓行·其二

车载驼驮沿路见,前途趁早各争为。

设加督课翻居后,可使由之意若斯。

(0)

题沈周临王蒙松阴高士图即用其韵

松下科头清且閒,萧然举眼见苍山。

石田颇习青莲法,可向楞严辨八还。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