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公馀言怀》
《和公馀言怀》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荆扉栖息久,壮志未能摅。

昨被半通绶,新持三尺书。

虽然烦听讯,何足挠冲虚。

伺隙馀公局,开编入燕居。

敢希成大器,唯恐近污渠。

心欲平冤狱,情奚病猾胥。

贤门不多地,贱子幸投裾。

每得高文贶,翻嗟旧业疏。

自滋忘弃学,岂复怅离蔬。

若使华无实,宁为蔽芾樗。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和公馀言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理想抱负与现实处境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首联“荆扉栖息久,壮志未能摅”描绘了诗人长期处于平凡的生活状态,内心充满壮志未酬的感慨。接着,“昨被半通绶,新持三尺书”两句,通过描述诗人获得官职与文书,暗示其人生境遇有所改变,但并未完全实现心中的理想。

“虽然烦听讯,何足挠冲虚”表明诗人虽在官场中忙碌,但内心保持淡泊名利的态度。“伺隙馀公局,开编入燕居”则展现了诗人利用闲暇时间读书学习,追求精神世界的充实。

“敢希成大器,唯恐近污渠”流露出诗人对于成就伟大事业的渴望,同时警惕自己不被世俗所染。“心欲平冤狱,情奚病猾胥”表达了诗人希望公正执法,惩治邪恶的决心。“贤门不多地,贱子幸投裾”则体现了诗人对贤能之士的向往,以及自己能够得到他们指导的幸运。

最后,“每得高文贶,翻嗟旧业疏”说明诗人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感叹自己过去学业的荒废。“自滋忘弃学,岂复怅离蔬”表达了诗人决心重新拾起学问,不再为过去的疏懒而遗憾。“若使华无实,宁为蔽芾樗”以树木比喻,强调了外在的华丽不如实质的有用,表达了诗人对真才实学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思考,以及在官场与学术追求之间的平衡,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社会正义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庆清朝.梅花

翠竹茎疏,碧溪流浅,绮窗为尔时开。

依稀远岸,才见一点寒梅。

冷定半疑是雪,因风还度暗香来。

醉清兴,瘦策过桥,黄帽青鞋。

繁枝正微雨后,似怨人知晚,泪浥冰腮。

殷勤百绕,留连踏遍莓苔。

报道玉人睡觉,菱花初试晓妆台。

携归去,粉额殢人,比并轻抬。

(0)

妙峰亭晚望

峭峰顶上著危亭,四面山开云锦屏。

秾淡浅深多变态,天公浪费几丹青。

(0)

黄陵题咏·其二

庙塑湘妃少女容,谁知百岁奉重瞳。

从今好事诗骚客,庄肃当存念虑中。

(0)

送别任龙图

江上飞樯高数寻,西风客路思难禁。

三千奏议曾经国,十万兵屯已属心。

官驿疏梅春意足,楚天孤鹜晓烟沉。

闽南君去才称最,慰我秋鸿达好音。

(0)

虞美人.九月游虎丘

清尊黄菊红萸佩。两度云岩醉。帽檐今日更清狂。

冷雨疏风、著意过重阳。故宫历历遗烟树。

往事知何处。漫山秋色好题诗。

吟罢阑干、独自立多时。

(0)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其十一

盘龙友龙成,山与岩峻峙。

今如添卧龙,壮观萃于是。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