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昔三首·其一》
《忆昔三首·其一》全文
元 / 袁桷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忆昔白云阡,有松如车轮。

初日炫五采,湛湛珠露匀。

是时十四五,恍不知其因。

有客笑指之,慈荫在汝身。

猛志亲六籍,百川渺无津。

怀刺慎所从,一一先朝臣。

文昌古遗直,谈经郁纷纶。

授以漆简书,经纬通天人。

碧波掣鲸鱼,瑞锦翻麒麟。

昌歜世所鄙,食之乃奇珍。

厕身金銮中,僶俛二十春。

惧贻先师羞,执笔常逡巡。

即今已六十,誓墓庐松筠。

厚德靡有报,泪与寒泉沦。

(0)
鉴赏

这首诗《忆昔三首(其一)》由元代诗人袁桷创作,通过回忆往昔的岁月,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诗中描绘了少年时期的天真与好奇,以及后来步入官场后的努力与坚持。

首句“忆昔白云阡,有松如车轮”以生动的意象开始,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而宁静的时空,白云飘荡的田野上,有一棵巨大的松树,仿佛车轮一般壮观。接着,“初日炫五采,湛湛珠露匀”描绘了清晨阳光下,松树上的露珠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神秘的氛围。

随后,“是时十四五,恍不知其因”点明了诗人回忆的年龄,十四、五岁的年纪,正是人生中最无忧无虑、充满好奇心的时期。“有客笑指之,慈荫在汝身”则暗示了有人引导或启发了诗人,让他意识到了知识的力量和重要性。

接下来的几句“猛志亲六籍,百川渺无津”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他勤奋地阅读经典,就像大海一样深邃无边的知识海洋,让人感到既敬畏又向往。

“怀刺慎所从,一一先朝臣”描述了诗人步入官场后,谨慎行事,尊重前辈,体现了他对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重视。

“文昌古遗直,谈经郁纷纶”提到文昌阁,古代文人读书求学的地方,这里强调了诗人在学术上的成就和贡献,他的谈话充满了丰富的知识和智慧。

“授以漆简书,经纬通天人”表明了诗人得到了高人的指导,学习了如何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解了天地之间的联系。

“碧波掣鲸鱼,瑞锦翻麒麟”用比喻的手法,形容诗人的才华横溢,如同驾驭巨浪的鲸鱼,或是织出华丽瑞锦的麒麟,展现了他非凡的创造力和艺术成就。

“昌歜世所鄙,食之乃奇珍”提到昌歜,一种古代的调味品,通常被视为低俗之物,但诗人却认为它有独特的价值和美味,象征着他对于传统与创新的独到见解。

最后,“厕身金銮中,僶俛二十春”描述了诗人身处朝廷,为国家服务了二十年,这段经历既有荣耀也有辛劳。

“惧贻先师羞,执笔常逡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完全达到老师期望的忧虑,以及在写作时的谨慎态度。

“即今已六十,誓墓庐松筠”意味着诗人现在已经年过花甲,立下了在墓前守护松树的誓言,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

“厚德靡有报,泪与寒泉沦”表达了诗人对深厚品德的赞美,即使无法回报,也愿意像寒泉一样默默奉献,展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通过对个人成长历程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知识、道德、艺术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袁桷
朝代:元   字:伯长   号:清容居士   籍贯:庆元路鄞县   生辰:1266—1327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韦晤宅听歌

服制虹霓鬓似云,萧郎屋里上清人。

等闲逐酒倾杯乐,飞尽虹梁一夜尘。

(0)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

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

将成金阙要,愿奉玉清书。

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

犹期传秘诀,来往候仙舆。

(0)

诗偈·其五十九

凡夫和著事,不免三界轮。

与说无生理,闭耳佯不闻。

(0)

与陈陶处士

钟陵城外住,喻似玉沈泥。

道直贫嫌杀,神清语亦低。

雪深加酒债,春尽减诗题。

记得曾邀宿,山茶独自携。

(0)

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

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

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

松菊无时赏,乡园欲懒归。

(0)

送僧还南岳

辞僧下水栅,因梦岳钟声。

远路独归寺,几时重到城。

风高寒叶落,雨绝夜堂清。

自说深居后,邻州亦不行。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